本报记者 苏向杲 见习记者 杨洁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保护经济韧性,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6月2日,记者从上海银保监局获悉,在沪资金类专营机构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依托投资工具和金融服务产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开展普惠金融,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做到主动发力、稳中求进,全力抓好国家稳定经济大盘各项措施贯彻落实,为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多管齐下开展债券承销与投资,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提供资金支持。各资金类专营机构继续加大各类专项债券有效投资,增量扩面多角度支持国家重点领域、重要项目和重大决策部署。一方面,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专项债投资和承销工作,助力地方经济建设。各资金类专营机构通过地方专项债直接融资,推动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户区改造、交通水利、城乡发展、冷链物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另一方面,服务抗击疫情、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重要领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5月末,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持有铁路建设债券3.9亿元,为相关电力企业发行的8只绿色债券提供做市报价服务,交易量达10.8亿元。
二是有力推进普惠金融,助力实体小微企业平稳发展。一方面,加大小微债券投资力度,持续输血实体经济。各资金类专营机构借助金融市场精准滴灌中小微企业,注入金融活水,践行“六保六稳”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提升普惠金融和实体企业服务质效。各资金类专营机构对客业务通过优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进一步满足企业发展和避险需求,为实体企业尤其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坚持履行做市商职责,为市场流动性和交易主体稳定保驾护航。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疫情期间交易报价不中断、销售服务不下线,面对国际市场波动,重点维护欧洲央行、国际清算银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十余家境外央行交易对手人民币债券配置需求。截至2022年5月20日,该行与境外机构达成现券交易4300亿元,利率互换交易559亿元。同时,该部跨境人民币清算结算业务日清日毕保证运营不间断,保障跨境人民币跨境支付“高速公路”时刻畅通。中国农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对60余只政策重点领域债券及针对北京、上海等涉疫地区的地方政府债券开展双边做市报价,并拟进一步加大做市报价和柜台市场分销力度,增加报价、分销只数和组合持仓。
上海银保监局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在沪各资金类专营机构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充分履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和政策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内外部严峻复杂形势挑战,持续发挥金融市场专业优势,全力以赴保障实体经济平稳有序运行。
(编辑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