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周小川:第三方机构参与数字货币应向高标准靠拢

2022-04-18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日前,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京召开,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在演讲中表示,稳定币不是自称的,要有一系列条件考核说明是不是稳定币。第三方机构如果想做数字货币或是参与支付系统,就要在不同程度上向高标准靠拢,不能耍小聪明。

    一些观点认为,央行货币就是稳定的,而商业银行账户里的钱是商业性货币,不具有100%的稳定性。周小川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一方面,商业银行账户资金具有相当高的稳定度;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央行货币本身也并非100%稳定。

    周小川认为,商业银行若要发行M0,或者第三方机构想发行货币,关键在于能否达到高标准。比如具备很高的资本充足率;持有存款准备金以及清算准备金;具备存款保险机制保证清盘时能够偿付;配有强有力的监管以及对透明度的要求;保持良好的公司治理等。

    “我们不要轻易动摇对商业银行账户资金的信任。”周小川说,当前存在如比特币等针对稳定币的创新尝试,但稳定币不是自称的,要有一系列条件考核说明是不是稳定币。大型科技公司和科技金融公司的发展有前途,在支付业也有良好前景,但需要讲究诚信,不能耍小聪明,提高自身质量,向高标准看齐。第三方机构如果想做数字货币或是参与支付系统,就要在不同程度上向高标准靠拢。

    周小川指出,央行强调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这表明了央行是想把应用重点放在零售环节,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给大家提供更大的便利。在发展数字货币的早期,我国没有打算想替代金融市场交易,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

    对于央行是否应该加快发行并发行更多数字货币。周小川认为,货币印多印少可以自己决定,但是否能出去流通取决于应用。只有市场对货币有需求央行才能发出去。从老百姓的角度来看,应着重考虑老百姓是否愿意把数字货币放在钱包里面。

    对于数字货币是否要立法先行,在周小川看来,人民银行负责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同时要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数字人民币没有法律障碍,而第三方发行代币性质的货币则要有立法支持,首先需要达到高标准。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