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LPR非对称“降息”显深意 稳实体、稳地产两不误

2022-01-21 06:45  来源:上海证券报

    1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7%,较上期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较上期下调5个基点。这是1年期LPR连续第2个月下调,5年期以上LPR则是21个月以来首次下调。

    LPR下调,体现了宏观政策前置发力,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鼓励企业增加中长期投资,对于当前扩内需、稳外需以及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将产生积极效果。

    从房企角度看,中长期贷款资金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进而鼓励房企愿贷敢贷,较好激活房企2022年的投资和新开工意愿;从购房者来说,房贷利率成本进一步下调,将进一步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活跃交易行情。

    ◎张欣然记者范子萌○编辑陈羽

    一如市场预期,2022年首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迎来“降息”。1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7%,较上期下调10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6%,较上期下调5个基点。

    这是1年期LPR连续第2个月下调,5年期以上LPR则是21个月以来首次下调,且二者调整幅度并不一致。专家表示,5年期以上LPR的下调,传导到房贷市场,将产生明显的正面和“减负”效应,能起到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作用。同时,其同1年期相比减幅下调颇具深意,更能反映出央行将资金引导向实体经济的意图,意味着“房住不炒”的基调不变。

    LPR下调符合市场预期

    在本周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双降”强势带动下,LPR“降息”符合市场预期。“MLF利率作为政策利率,其下调对LPR利率下降具有显著的联动效应。”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

    LPR是贷款市场的基准利率。上次1年期LPR的调整需要追溯到2021年12月。彼时,受全面降准效应带动,1年期LPR由3.85%降至3.80%。而5年期以上LPR自2020年4月以来一直未作调整。

    温彬表示,LPR下调,体现了宏观政策前置发力,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鼓励企业增加中长期投资,对于当前扩内需、稳外需以及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将产生积极效果。

    华鑫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负责人丁晓峰认为,此次LPR调降,有利于银行通过LPR传导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并能引导长期利率下行,进而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宽信用”效应明显。

    有助于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

    专家表示,5年期以上LPR迎来久违的下调,有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景气度,起到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的作用。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5年期以上LPR下调,将进一步推动长期贷款利率下行,降低长期贷款项目成本,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进行长期投资。“对住房消费者而言,5年期以上LPR下调将有助于降低增量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更好满足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进而降低房地产市场波动,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

    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测算,以100万元贷款金额、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的按揭贷款为例,利率调整过后,月供额为5126元,较调整前减少约30元。若考虑到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后续更加充裕、利率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减负效应将体现得更为明显。

    “从房企角度看,中长期贷款资金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进而鼓励房企愿贷敢贷,较好激活房企2022年的投资和新开工意愿;从购房者来说,房贷利率成本进一步下调,将进一步激活合理住房消费需求,活跃交易行情。”严跃进认为,供给端和消费端的活跃,将促进房地产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助力房地产业朝更稳的方向发展。

    非对称“降息”有深意

    此次1年期LPR与5年期以上LPR利率呈非对称“降息”。专家认为,5年期以上LPR减幅下调暗含深意。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杨业伟表示,企业中短期贷款利率更多锚定1年期LPR,而按揭房贷利率更多锚定5年期以上LPR。此次1年期调降幅度高于5年期,更反映出央行将资金引导向实体经济的意图。

    随着LPR的调降,市场关注货币政策后续走向。温彬认为,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相结合,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力度支持稳增长。一方面,在总量方面将继续用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MLF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做“加法”,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精准支持力度,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