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专家:金融业亟需解决两大结构性问题

2019-02-26 00:24  来源:证券日报 刘伟杰

    ■本报见习记者 刘伟杰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讲话提出,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归根到底,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如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朱振鑫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主要有两大结构性问题,分别是企业融资渠道和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两者严重失衡。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金融和实体经济关系提高到新高度,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湘财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员祁宗超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仍依赖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当债务杠杆率高企而经济增长承压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会严重拖累企业发展。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属性,打造高质量金融供给体系。”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督促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让更多银行资金流向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薄弱环节。

    朱振鑫分析,目前我国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信贷为主,在2018年已超过80%,而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尤其是股市,2018年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只占比1.9%。另外,商业银行贷款结构失衡表现为大企业银行信贷用不完,小企业却难拿到。

    祁宗超表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同时,要不断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改善金融市场投融资环境。

    从银行体系来看,朱振鑫认为,需要减少大量同质化竞争,并大力促进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中小银行发展,使信贷资源可通过这些渠道流入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

    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朱振鑫认为,要大力发展其他融资渠道,包括股权、债权等市场,尤其是股权融资市场,其关键在于要市场化运作。因此,科创板与注册制、市场化发行、严格退市制度等,都有望成为实现当前资本市场破局的关键举措。

    郭晓蓓认为,应该加快改革步伐,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把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放在突出位置。另外,坚持开放性、政策性金融功能定位,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与商业性金融联动互补、差异化发展。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