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文章正文

两方面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补短板

2018-08-04 14:06  来源:经济参考网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41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了同比增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与此同时,工业领域仍然面临制造业增加值率低、产业价值链水平低等短板。有专家表示,未来将在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管理方式和出台一批补齐制度短板的利好政策,两方面推进工业领域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目前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稳健扎实,总量增长有保障、结构调整有成效、提质增效有潜力,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9.2%,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升至约45%左右,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工业领域投资的“含金量”明显提升,前5个月,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5.6%,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10.4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9%,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对此,专家表示,这些数据显示工业高质量发展潜力巨大,保持这种良好势头对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向好、促进工业企业利润效益改善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魏琪嘉介绍,当前支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增多,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在消费提升过程中必将产生大量的需求。同时,中国拥有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也是产业进一步升级所必需的基础所在。

    但在工业高质量发展迅速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所面临的短板。包括制造业增加值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产业价值链水平距离国际中高端标准仍有较大差距、核心技术层面多个领域还受制于人,制约科学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进一步破除等。

    魏琪嘉表示,未来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抓好项目建设,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方式,确保项目落地。抓紧组织实施好工业机器人、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方案,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要出台一批补齐制度短板的利好政策举措,提振市场信心。包括解决好国内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偏弱、前端基础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坚持问题导向,加快制定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切实做到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优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等。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 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 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