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解读金融业对外开放这些提法首次出现(附开放路线图)

2018-04-11 14:30  来源:中国证券网

未来金融业哪些领域的放开
会成为亮点?

通过上述梳理不难发现下一步金融业开放的"蛛丝马迹"。

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加快保险业开放、中外金融市场合作等都会是重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来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看来,对外开放体现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两个维度。

【从金融机构层面来看--持股比例和业务准入是开放的关键项】
曾刚:主要是放开外资投资比例限制和业务准入限制。去年股权管理限制逐步放宽,未来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审批逐渐简化,取消歧视性安排,实现国民待遇,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管控。目前行政许可方面已经逐步放宽,逐步与内资行统一监管。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未来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过去限制外资银行只能开展外币业务、批发业务等,现在也可以开展本币业务、零售业务等,预期未来房贷等业务门槛会相应放宽。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银行业的对外开放,在"引资"的同时,也实现"引智"和"引制"。对外开放不仅有助于充实中资银行的资本金,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服务理念、管理经验以及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和公司治理机制。

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首次提出"要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意味着保险业开放力度会比较大。推动保险业的对外开放,为保险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的活力,为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转变提供巨大动力。首先,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将进一步放宽,主要是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50%的限制可能会有所突破;其次是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和其他限制将进一步放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预计未来外资进入保险业的组织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在合资公司中可以谋取控股地位,甚至还可以以独资子公司的形态经营,从而增强了外资保险公司的经营灵活性与自由度。

放宽股比限制之后,哪些外资股东有望最先突破原有限制、占据控股股东地位?小编在这里为你梳理一下目前银行、证券和保险业的外资持股情况。

图表:外资股东持股上市银行情况


据记者通过Wind统计
图表:外资股东持股上市险企情况


据记者通过Wind统计
图表:外资股东持股证券公司情况


来源:光大证券整理
【从金融市场层面来看--双向制度更完善、投资渠道更多元】
曾刚:目前债市已经逐步开放,未来进一步加大开放程度,包括扩大境外投资者占比,拓宽境外投资资金进入的渠道等。股市开放方面,已经有沪港通、深港通,未来将实现资金有进有出,提高金融市场融合程度,双向机制不断完善,渠道多元化,规模逐步扩大。这也涉及资本项下自由兑换,未来对外开放和资本项目管理将有机统一,这是一个有序推进的过程。

连平:近年来股市、债市的开放都在持续推进,接下来这些方面的开放步伐会更大一些,如进入门槛、交易规模等。

未来证券投资涉及的资本流动的双向开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程度会进一步提高。个人账户的用汇便利程度也将逐步提升。中国已初步成为资本输出大国,未来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也会积极稳妥地推进。

从IMF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分类标准下的40个子项来看,目前我国达到可兑换和部分可兑换的项目已有37项。其中,直接投资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证券投资领域的资本项目开放深入推进,QFII、RQFII不断扩容,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相继开通。以自由贸易账户为特色的自贸试验区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序推进。

中泰证券:开放包括体制机制的合作,预计在沪伦通、"一带一路"国际板等方面有望形成突破。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