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6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各国政策不确定性加大,中国经济缓中趋稳,供给侧改革初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逐步深化。在此背景下,23日,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AIF)携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共同发布《百舸争流——驰骋国际市场的中外资银行》显示,全球银行业银行国际化指数(BII)分值近十年均在23-26间波动,自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显现并蔓延以来,国际化水平有所下降,近两年逐步回升。
全篇报告对国际银行业的分析拓展至全球非系统重要性跨国银行,从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到对标国际一流的新高度,再到放眼全球的多维度视角,希望对全球银行的国际化现状进行展现与分析,进而挖掘银行业国际发展的因缘与意义,提供合理的国际化策略。
报告显示,发达国家银行和发展中国家银行国际化水平有显著差距,发达国家银行BII分值基本是发展中国家银行的4倍,但差距在逐年收窄。根据BII测评体系,发达国家银行得分始终在30分以上,发展中国家银行BII分值近三年刚刚超过10分。从国际化水平来看,发达国家银行国际化探索早、水平高,短期内不会被发展中国家银行超越;从国际化发展来看,发达国家银行BII基本持平不变,发展中国家银行BII持续攀升,反映了近十年来不断扩大的国际化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