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蓉
算力浪潮之下,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迎来业绩高光时刻。截至10月28日,已有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光信息”)、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宏科技”)、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维克”)等一批算力产业链上下游公司披露了三季报,整体业绩呈现高增长态势。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千行百业的深度渗透,算力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其战略价值愈发凸显。A股相关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不仅印证了算力产业的强劲发展动能,也折射出国产算力生态的加速成熟。”
算力领域持续高景气
算力核心硬件——处理器、服务器企业首先受益于需求爆发。例如,国产算力龙头海光信息持续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海光信息实现营业收入94.90亿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胜宏科技于10月27日晚间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17亿元,同比增长83.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5亿元,同比增长324.38%。胜宏科技的高多层印制电路板产品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服务器的主板、电源管理、散热模组等场景,包括数据中心交换机、网络通信设备、工业控制设备等下游领域。
率先推出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的英维克,其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40.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增长13.13%。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算力产业链业绩的爆发具有鲜明的传导特征。从已经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处理器、服务器、光模块、印制电路板和液冷散热等多个环节的头部上市公司‘成绩单’均亮眼。”
算力领域的高景气将持续。根据国际数据公司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联合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较2024年增长43%,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模将达到259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36.2%。
上市公司加快技术升级
面对算力产业的快速演进,赛道内头部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加大研发力度,夯实长期竞争力。
例如,海光信息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29.35亿元,同比增长35.38%。其中,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12.24亿元,同比增长53.83%。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一方面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升级、加速产品迭代步伐;另一方面,深化前沿计算架构的前瞻性布局,探索符合产业未来趋势的技术路径。
胜宏科技今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为6.08亿元,同比增长84.43%。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前瞻性战略布局支持人工智能算力的高阶高密度互连线路板技术,快速实现技术突破,这些技术突破为公司在人工智能算力领域确立领先优势奠定深厚基础。”
“我国算力产业链公司业绩集体迎来高光时刻,这不仅是市场需求驱动的结果,更是国产化进程加速的体现。”余丰慧表示,“在算力领域,我国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产品迭代与协同创新,整体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我国算力产业从单一环节突破逐步迈向系统性生态构建的阶段,产业链协同效应将持续增强,相关企业应积极把握发展红利。”高政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