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商业化应用将带动相关产业持续繁荣

2025-05-08 21:5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去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随着国内“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算力及终端应用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如AI算力龙头海光信息、浪潮信息去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2.87%、28.55%,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5.33%、52.78%;AI存储器公司兆易创新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84.2%,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4.57%;智能穿戴领域恒玄科技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90.22%。

    山西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方闻千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呈现模型、算力、应用全方位进步和突破的态势,并在政策助推下开始在各地形成AI产业集群。与此同时,我国AI产业的全链条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

    一方面,国内顶尖大模型在性能上已具备与海外模型一争高下的能力;另一方面,国内AI算力硬件供需两旺。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计算机行业主管黄忠煌表示,从需求侧来看,中国服务器市场下游重点为互联网、通信等。长期来看,互联网、通信、金融依然为算力的主要需求方,后续三个行业均有积极信号验证需求增长。如人工智能成为BAT及字节等互联网厂商未来10年的核心竞争力及竞争点,研发需求及AI服务需求对算力基础设施形成坚实支撑。从供给侧来看,目前国内AI算力芯片已经开始从可用迈向好用,出于供应链安全及产品多样化需求,下游客户开始主动与国产AI芯片厂商合作共创,探索用国产芯片替代,推动国产AI芯片加速发展。

    从AI应用来看,目前C端应用格局收敛,国内头部AI应用的月活用户数及下载量持续增长,从产品类型看,聊天机器人是各家竞争的主战场,而AI伴侣、视频生成、AI修图也开始占据一席之地。B端应用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AI在营销、教育、数据智能、游戏、法律、医疗、金融、人力等领域的渗透率较高。从产品类型看,主要包括AI原生应用及传统软件的智能化升级两类。

    展望未来,方闻千表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产大模型性能正在快速突破,算力需求持续保持高景气,同时国产算力开始逐步占据市场主导,而AI应用也将加快商业化,并带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持续繁荣。

    黄忠煌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处在高速发展的初期,基础层的AI算力芯片、技术层的通用大模型快速迭代缩小与海外差距,在特定领域内实现赶超;应用层同步发展,行业应用能力处于全球领先梯队。未来,随着国产人工智能软硬件体系的技术迭代,以及AI应用在全社会场景的渗透,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还有无限空间。

(编辑 李波)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