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债市互联互通有望扩至南向通 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再迈一步

2018-01-02 00:27  来源:证券日报 孟珂

    ■本报见习记者 孟珂

    近年来,“互联互通”是资本市场的一大话题。对于深化内地和香港金融互联互通的建议,证监会日前表示,下一步将根据市场客观需求、互联互通运行以及两地监管合作情况,完善相关机制规则,研究有序扩大互联互通标的范围,逐步放宽投资限制。

    证监会还表示,相关部门将适时研究扩展至“南向通”,即境内投资者经由两地基础设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安排,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

    对此,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南向通”将有助于扩大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为境内的资金投资于香港的债券市场增加了一条便捷通道。对于境内投资机构和投资者而言,“债券通”可以有效降低跨市场交易的成本,增加自身配置资产的国别、品种的范围,提高资产配置的效率和收益。同时,也丰富了境内投资者相关专业经验,有利于提高其整体素质。

    据了解,当前在推进“债券通”的过程中,央行保持了其循序渐进的谨慎态度,体现之一为:短期内仅会选择“北向通”单边放开。即短期内,香港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境外投资者只能经由“债券通”投资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且“北向通”没有投资额度限制。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参与投资者类型众多,但广度和深度仍然不够。与开放程度更高的发达国家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谈及“债券通”目前存在的风险与挑战,付立春表示,一是境内投资者对于香港的债券市场缺乏了解,投资风格不同,因此风控能力较弱。二是目前“债券通”属于新政策,投资者在执行相关政策中会涉及操作失误等风险。三是涉及人民币跨境流动,存在一定汇率风险。

    “为了预防‘债券通’的风险发生,一方面,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应提高国际视野,培养价值投资理念。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细化政策规定。”付立春强调。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