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砥砺奋进的五年特别报道 > 正文
文章正文

王传福的新梦想:未来5年用云轨再造一个比亚迪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更新时间: 2017-07-31 00:11

    ■本报记者 张亮 王禁  见习记者 王晓悦

    从做手机电池起家,到新能源汽车引领者,再到光伏储能领域,比亚迪自1995年创立以来总是承载梦想,砥砺前行。特别是近5年,比亚迪不懈追逐“三大绿色梦想(即太阳能电站梦想、储能电站梦想、电动汽车梦想)”,令世人瞩目。

    常言道,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近5年比亚迪的成绩,同样受到业界及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据比亚迪公开披露的财报,公司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468.54亿元,到2016年的1034.70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净利润则从2012年的8138万元,上升到2016年的50.52亿元。尤其是,作为一家制造业公司,2015年、201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10.22%和12.91%。

    比亚迪也曾经历“阵痛期”,但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其顽强成长背后的动力是什么?还能再造辉煌吗?

    日前,比亚迪董秘李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公司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将一个个梦想变成现实的根本动力就是敢于创新、坚持创新。“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高级工程师,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现在公司员工人数约22万,研发人员就占2万人”。

    李黔告诉记者,现在王传福的新梦想,亦即比亚迪第四大绿色梦想——轨道交通梦想,就是公司要用“云轨”技术建设轨道上的城市,而这些以百亿元计量的云轨订单,或在未来5年再造一个比亚迪。

    五年磨一剑 云轨计划悄然出炉

    走进比亚迪深圳总部大门,记者一眼便见空中分外醒目的“云轨”列车。

    李黔在带记者参观比亚迪发展历程展厅时特别介绍,比亚迪研制的“云轨”是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穿行于空中,类似于“空中小火车”,既快速平稳、噪音小,又节能环保。

    据称,过去5年间,比亚迪悄无声息地研发出了“云轨”,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跨座式单轨技术专利的公司。

    而在2016年10月,比亚迪正式推出云轨计划。这昭示着比亚迪的大转身。

    “今年开始,我们把汽车一部分产业链转移给云轨,另一部分汽车产业链如电机、电池等逐步实现市场化。”王传福日前在公司股东大会上表示,云轨将成为比亚迪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回溯到2011年,比亚迪刚开始做公交电动化,云轨的研发也悄然启动。而这个研发团队,乃是从比亚迪几个研究院中抽调而来。“当时他们没有‘名分’,属于‘地下工作者’。”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副总经理李云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2016年4月,公司发文宣布成立‘轨道交通研究院’,云轨研究团队才有了‘名分’,云轨计划也随之公诸于众。同年10月,首座‘云轨’迅速在深圳坪山比亚迪公司内部建成,首个国内自主生产的跨坐式单轨被推向市场。随后,多个城市签约仪式逐步启动。”李云飞说。

    为深入了解云轨市场,王传福曾带队到美国、东京、中国汕头等地实地调研。在他看来,中国城市化要治堵,需要学习东京的轨道模式。那时,他便认定比亚迪未来的规划,就是要建设“轨道上的城市”。

    据了解,云轨最显著的一个优点是“便宜”,可以解决许多中小城市负债重重修地铁的窘境。有数据显示,建造地铁一公里需耗资10亿元,但建造一公里的云轨只需2亿元,其造价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建设周期也只有地铁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

    “像汕头这样的城市在中国有273个地级市,这样的中型城市不能建地铁。273乘以400亿元,蛋糕是十万亿元级。”王传福对云轨的市场定位十分清晰。

    他认为,地铁、高铁是大运量的交通系统,而云轨是中运量,更适合中型城市及大型城市的郊区。抢占这块蓝海,市场巨大,竞争还比较小。同时,云轨还将带来周边房地产的巨大增值。

    “我们8年前提出公交电动化时没人相信,但后来成为国家规划的重点。”王传福表示。

    现在,比亚迪又开始探索一个新蓝海。通过投资50亿元研发云轨技术,比亚迪正式进军万亿级轨道交通领域,为走向下一个高速成长期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比亚迪云轨项目已获全球100多个城市客户来访与参观,并与广东省汕头市、深圳市,安徽省蚌埠市,四川省广安市,吉林省吉林市等多个城市达成战略合作,订单总额超过100亿元。

    “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6条云轨线通车;明年,大概有20个城市的云轨线会通车。而且,一个城市今年建了10公里,明年可能加建20公里,同时明年我们也会有新城市的订单。”李黔说。

    李黔还预计,明年云轨订单可达300亿元,后年可达600亿元,再过几年,云轨可以再造一个或两个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营收 将持续超过燃油车

    在研发云轨的5年里,比亚迪在其它既有领域,同样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早在2010年,比亚迪就开始聚焦新能源汽车。王传福坚定地认为,新能源电动车是汽车行业的未来。

    但是,当时市场还没起来,比亚迪受到诸多质疑。许多人觉得新能源汽车是很久以后的事,认为比亚迪是在不务正业。

    的确,转型做新能源汽车意味着巨额投入,同时市场存在不确定性风险。而彼时的比亚迪,传统汽车也遇到一些波折,公司整体业绩大幅下挫。2012年,是比亚迪较为低迷的一年,当年实现营业收入468.54亿元,同比下降4.04%,净利润仅8138万元,同比下降94.12%。

    面对市场质疑和业绩下滑,比亚迪仍然坚定新能源汽车战略,继续加大投入。熬到2013年,王传福最初制定的几个核心大方向逐步落到实处,公司电动汽车战略方向才逐步清晰起来。

    谈及此,与公司一同走过艰难转型路的李云飞十分感慨,他称比亚迪是“有梦想的公司”。

    2014年,比亚迪电动汽车销量已有2万辆;到了2015年,增长三倍,突破6万辆;2016年,则突破10万辆大关,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

    目前,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已获得国际认可,销往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在内的50个国家200多个城市,已然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国际名片。

    数据显示,2016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及国内的份额分别达到13%和23%。

    有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比亚迪做传统汽车业务前期,只是造新能源汽车的过渡阶段,现在则是摊销成本,早在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已与传统汽车业务收入分庭抗礼。2016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更是超过传统汽车业务,占整体汽车业务收入的六成以上。

    李黔也向记者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是跟随传统汽车发展的,不像其它车企是反过来的,现在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是同一平台,传统车可以分担一部分成本。

    “目前我们并没有放弃燃油车,相反在加大燃油车技术研发投入,因为燃油车技术可以反哺新能源汽车,”李云飞向记者表示,近几年可能燃油车在销量上还是要比新能源汽车多,但在贡献营业收入上新能源汽车会持续超过燃油车。

    “我们预计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会占到汽车总销量的6%-7%。”李黔说,他最近见到一国外同行,这位同行甚至认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比会达到10%以上,全球销量将超过1000万辆。可见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之巨大。

    “未来比亚迪将通过‘7+4’战略,推动新能源车的全方位拓展,即将新能源车的应用范围从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延伸到环卫车、城市商品物流、道路客运和城市建筑物流等常规领域,及仓储、矿山、港口和机场等四大特殊领域,实现新能源汽车对道路交通运输的全覆盖,推动公司始终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和产品应用的最前沿。”李黔表示。

    进军光伏储能 后来者居上

    与新能源汽车相似,比亚迪在光伏储能板块的发展中,也经历了一段艰难创业的时光。

    据了解,2010年比亚迪开始进军光伏领域。初期,光伏行业的行情很好,但此后因国际市场变动等原因,整个行业遭受巨大打击,许多大型光伏企业因此倒闭。

    然而,比亚迪仍在坚持。

    “2015年,前面大的企业倒得差不多了,我们却熬进了光伏行业前20。”李云飞称,比亚迪在光伏行业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到了差异化的地方。

    “一方面,比亚迪集团共有3家上市公司,有大集团做背书,客户更容易产生信任感;另一方面,除了做光伏发电,比亚迪拥有自己的电池技术,可以做光储一体化,满足客户的储能需求。”

    据悉,目前比亚迪在美国储能市场占比已达51%,占据美国储能市场半壁江山。

    比亚迪——英文字母BYD的中文音译,而BYD正是“BuildYourDream(成就梦想)”的缩写。5年来,比亚迪恰似一位筑梦者,提出一个又一个貌似天方夜谭的计划,并通过脚踏实地的创新去实现,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新能源王国。

    “我们的梦想就是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构建零碳、零排放的生态环境系统,使我们的环境更绿色更环保。比亚迪始终坚信技术改变世界,创新造福人类。”王传福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

    如今,比亚迪更加执着于包括轨道交通梦想在内的“四大绿色梦想”,仍在不懈追梦的路上……

(张亮 王禁 王晓悦)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 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566 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