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行业 > 正文

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未来汽车胜负看智能 智能核心看自动驾驶

2021-04-28 16:56  来源:证券日报网 龚梦泽

    本报记者 龚梦泽

    2020年至今,不断升温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吸引着各色玩家入场。“错过了智能汽车,等于错过了智能手机”,带着这样的预判与焦虑,做电商的、做手机的、做搜索的,甚至做无人机的企业都争先恐后地官宣进入汽车领域。以智能电动为载体的第三次造车浪潮汹涌而来,把2021上海车展变成了汽车圈内圈外共襄的年度“秀场”。

    面对科技公司、房地产企业、家电企业的强势布局,主流车企们更不忘夯实自己的阵地,已发布的新车几乎都与电动智能有关——宝马、奔驰、奥迪将自己最新的豪华智能电动车产品拿到上海首秀;岚图、智己、极氪等自主高端智能电动品牌,纷纷发表自己的电动主张;大众、丰田、本田等跨国车企更是浓墨重彩地在展会上展示其布局电动智能的决心。

    “这是我们预期中的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像今天这样的变化,几年前我们就不该干这一行了。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的趋势,才选择创业做今天的事情。”近日,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早几年蔚来搞新能源智能电动车经受的不解会多一点,但是如今对于我们选择的道路,应该没有什么人有怀疑了。”在秦力洪看来,上海车展正以风向标的姿态,告诉全球未来汽车产业将向何处转型。

    “这些下半场入场的大个子,把车拿出来还要几年。这几年就是别的企业的窗口期。如果还不转型的话,我觉得就快要被时代抛弃了。”秦力洪如是表示。

    汽车胜负看智能

    智能核心看自动驾驶

    特斯拉的迅速崛起一度霸占去年诸多新闻的头条,并导致投机者寻找下一“特斯拉”。作为全球最大电动车生产国——中国自然是重点关注的区域。

    于是乎,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车企不仅在展台上极尽能事的对垒与竞技,各家“秀肌肉”的战线也相应被拉长。车展前夕,采用华为全栈技术方案的北汽极狐就率先亮相,其在城区的自动驾驶测试视频更是吸睛无数。

    当被问及车企和华为这样的公司开放合作,或是选择软硬件自研这两种不同路径,秦力洪认为,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方向,开发模式可能会是多渠道并行。“我预计再过十年、二十年,(这两种路径)依然会共存。过去的汽车时代,发动机有人合作,有人自研,但是都有杰出的代表。我相信在自动驾驶、智能化的年代,也有合作和自研并行发展的道路,每一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汽车行业合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没有一个汽车公司可以独立的去研发和制造所有零部件和系统。最近两年,随着智能化的兴起,汽车合作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华为为例,它专注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方面。”令秦力洪感到振奋的是,在华为进军汽车业交出的最新成绩单里,他还读到了另一种自信。因为“华为很可能成为一个新兴的智能化Tier1供应商,像上一个时代的博世、德尔福。在面向未来新的战场上,中国(企业)不再处于一个追赶的地位。”

    “我们是新造车的上半场,我觉得接下来几年,新造车将快速进入下半场,竞争的烈度也会发生变化。”秦力洪给记者列出两组数据:今年3月份保险公司交强险的数据显示,新车乘用车销售里面电动汽车占到了10%,而去年全年大概为5.6%左右。他认为,今年8%左右的电动汽车渗透率应该是可以看得见的。与此同时,今年前3个月,蔚来实现销量20060辆,同比增长423%,与同样价格段的SUV相比,销售绝对数量一举超过了BBA。

    秦力洪表示,电动车市场拐点已经到了,今年上海车展就是小爆发,可以看到整个汽车行业电动智能化方面在加速发展。这其中,大的趋势推手是新能源、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规划。即便行业政策层面补贴在退坡,但是税收、路权等关键政策仍会长期存在。

    记者观察到,纵观造车新势力的成功,背后大多都是通过主打智能化、科技配置等方面与传统车企的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从而带来比传统燃油车更便利和更先进的用车体验,最终实现弯道超车。

    “我们一直认为将来汽车行业竞争的胜负手在智能,智能电动汽车是一种可见的终极产品形态。”秦力洪表示,智能化有四个方面,包括自动驾驶,数字座舱,智能网关,车与环境和后台的智能互动。“前几年我们主要谈电动,电机的功率、电池的配方、电池的千瓦数和续航里程。今年开始谈智能,我们觉得终极胜负就在于智能,而智能的核心是在于自动驾驶。”

    事实上,目前实现高级自动驾驶所需要的一切技术条件,比如算力大小,高精度的传感器、云服务、5G的传输,以及车的数据处理能力车路协同,这些在基本的科学层面、技术层面的门槛,如今均已可以实现。秦力洪认为,接下来大家比拼的就是商业模式,执行精度和合作效率水平,看看怎么把它做出来而已。

    在此前提下,电动车成为天然最适合自动驾驶的动力形式,它具有控制精度高,延迟短,方便冗余备份的特性。“蔚来一个300千瓦动力的电机就能秒杀同级的燃油车,但为什么要做两个电机?最大的原因就是为了面向自动驾驶年代核心动力总成和高压系统,上述系统一定要有双备份,要有冗余。这点做不到的话,L4就不会到来。”秦力洪告诉《证券日报》记者,L4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要求核心零部件要有冗余,万一一套失效,另外一套要保证车辆安全,类似于民航两个以上发动机的设计也不是简单的为了动力而做的。

    这种情况下,汽油发动机无法双发、双备份的劣势就显现无疑。记者注意到,目前越来越多的车企车辆在探索双备份的转向系统,双备份的悬架系统,双备份的自动系统。“如果你相信自动驾驶的体验是智能化性能当中最重要的分水岭,那么今天就应该毫不犹豫做电动汽车。燃油车很难做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这个是我们的基本逻辑。”秦力洪表示。

    用户因体验买单

    企业才能凭效率赚钱

    本届上海车展上,蔚来汽车发布了极具地域针对性的PowerNorth补能计划,更具体来说,蔚来想要改变目前东北、西北、内蒙古三北地区,平均每4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地方有优质充电桩的现状。补能计划完成后,蔚来计划以上区域的高速公路平均每100公里将有一个换电站或超充站,地级市城区内平均每3平方公里就有一处优质的充换电站。

    在秦力洪看来,对于车这个交通工具而言,不能只谈工具不谈交通。“没有高速公路,没有路网,车设计得好也没有用。”开销无疑是巨大的。关于具体金额,秦力洪虽然拒绝透露,但他表示对蔚来这样规模的企业来说,“还付得起”。更重要的是,这件要用三年做完的事,表现在蔚来的财务报表上,将分成更多年来分摊和折旧,“主要是在现金流方面”。

    “用户服务”一直是蔚来圈粉的杀手锏,车主们的满意度普遍都非常高。为此蔚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在秦力洪看来,蔚来一定要创造一个小环境,对自己的用户更好。在一定的局部做到加电比加油更方便。用户因为体验买单,企业因为效率而赚钱,说到底企业最终的决胜点还是用户体验。

    面对各方势力的大举入境,秦力洪显得自信而笃定。在他看来,蔚来现在最重要就是做好自己。“整个电动汽车加在一起才占市场总量的6%。我们要看94%,而别仅在6%的范围里面比来比去。”

    秦力洪表示,汽车行业不是赢者通吃的行业,一年卖1000万辆的车和卖20万辆的车品牌可以共生共存,最领先的品牌占有率也很难超过10%,这个是汽车行业一个基本规律。“我估计在新的年代,这个规律不会发生新变化,只不过玩家会换人。”

    值得一提的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对隐私的干扰。前不久,特斯拉利用车内摄像头记录和传输乘客视频影像,从而开发其自动驾驶技术的做法,就引发了人们对隐私的担忧。

    对此,秦力洪表示,智能技术侵犯隐私目前只能取决于厂家的策略和道德感。“如果大家担心智能设备的隐私问题,那么就不要用手机了。现在每一辆高度自动驾驶的车,实际上就在实时绘制地图。车辆是另外一个方兴未艾的智能设备,手机可以管好,汽车也可以管好。”

    记者了解到,截至到今年4月19日,蔚来车主累计行程已超过18亿公里。但在接近10万车主用车的过程里面,没有发生一起隐私泄露的行为。秦力洪告诉记者,在国外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法规相比国内会相对完善。比如欧洲的GDPR法案,就在非常严格的执行,即在欧洲产生的一切个人数据不允许带出欧洲。

    “蔚来是一个在全球有布局的公司,我们自己在欧洲的全资子公司只有预算我可以管,但员工个人信息我都不能看。蔚来是用最高的标准遵守个人隐私保护,我们的自动驾驶、摄像头、数据交换等方面都在非常严格地遵守这个法规,美国也有类似的法规。”

    事实上,进军海外市场,实现品牌全球化,未来将成为中国本土优秀车企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目前,大部分自主品牌已经实现了全球化的第一步,即以母国为核心,实现多国销售。

    “欧洲的政策等方面对电动汽车很友好,2020年欧洲的疫情很严重,但是电动汽车的增长超过中国,这个是方兴未艾的市场。”谈到蔚来的出海战略,秦力洪认为还需要克服至少两方面挑战,一个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运营能力比较缺乏,即包括数据管理在内,符合当地法规、文化、风俗的运营能力。

    另一方面则更加道阻且长——“怎么让欧洲消费者认可一个来自中国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或者说把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去掉,就是认可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我认为,这在心智上的挑战是非常大的。”秦力洪对记者表示。

(编辑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