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场人士估算,目前外资持有A股的总市值约1.3万亿元,2019年有望流入4000亿元至6000亿元;而如果未来A股被100%纳入MSCI指数,瑞银预计资金流入会在3700亿美元至4400亿美元之间。
来自多家投资机构的最新研究观点分析指出,按照当前外资资金进入A股市场的节奏,即便按照保守估计,预计到2019年年底,外资机构可能超越公募基金成为A股市场的最大投资主体。
那么,外资会否真的成为A股最大投资主体?又将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境外资金流入A股引起了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沪股通、深股通的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不断创新高;另一方面,桥水、瑞银等外资机构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北向资金专注一些优秀公司、龙头公司、潜力成长公司的布局,一些行业龙头公司正被资金跟踪,加仓数量较快,酿酒、家电、食品饮料等被认为是外资最为青睐的板块出现明显异动。
有分析人士表示,从长期来看,外资的行为特征包括:持股相对集中,注重长期收益,从全球配置角度寻求“核心资产”;换手率低,持股期限相对较长,短期市场波动不是核心变量。这也是为何2018年A股在跌,但外资却一直在买买买。因为如果不注重短期收益的话,现在A股在全球资本市场之中,算是估值洼地。
关于外资是否将成为A股最大投资主体?范若滢认为,这个可能性其实并不大。从外资的布局来看,其更多偏好的是消费板块,或者业绩稳定、高ROE的行业龙头公司,国内机构依然是这些公司的主要持股力量,外资的影响力有限。但外资的不断涌入,既表明了其对中国市场未来的信心,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体现。
上海少数派投资总经理周良表示,2019年开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转升与敞开大门欢迎外资同时发生,对于A股市场显然是一个非常积极的现象。极度低估的A股市场在外力长期配置资金和内在估值吸引力的共同推动下,有望重新成为替代房地产吸收货币流动性的载体,更有机会成为新的面向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平台。
与此同时,有分析认为,随着资金不断涌入,外资在A股的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截至2018年三季报时,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资产总市值合计约1890亿美元,占A股总市值的2.4%、流通市值的3.52%,整体主要通过陆股通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含QFII和RQFII)两种渠道。如果未来外资继续增持,那么此类上市公司股票的定价权将很可能转移到外资手中。
另外外资流入加速时,不仅是外资真金白银的买入,还有更多的“示范效应”。
范若滢指出,短期来看,外资流入给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对市场情绪起了推动作用,有助于A股市场的回暖;长期来看,外资更注重价值投资,随着外资影响力的增强,将改变A股市场的生态环境,有利于A股投资风格的改变。
可以说,国内投资者机构化、海外资金话语权逐步提升,长线资金比例增加,使得价值投资理念在A股市场逐渐流行的逻辑依旧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