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陈道富:三季度市场到达临界点 企业需要管好流动性

2018-07-22 14:56  来源:证券日报网 左永刚

    本报记者 左永刚

    7月21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在青岛举行以“新供给、新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年第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此次会议由海尔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承办。

QQ截图20180722150008.jpg

    陈道富发表主旨演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现在处在一个最关键的经济转型期,转型具有长期性,转型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的自我成长,既需要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的作用,让市场这种纪律发挥作用。同时也要让市场主体在这样的市场环境里实现自我的成长。所以,保证微观主体,包括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自我成长是一个关键。

    陈道富认为,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需要疏堵结合,应该更加强调疏和堵的结合,在立的过程中实现破,在疏的过程中实现堵,在引导的过程中合力,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破坏。前门开的应该更加及时,更加充足,这样使得市场的转型是沿着这种正向的方向去的,经济的调整跟我们大家想象中的还不太一样,它不是一种损有余补不足的过程,更多的是损不足而补有余的制度强化过程,经济调整过程中需要有正向的引导,需要形成共识,需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来化解风险,在前进的过程中来清除我们结构上的不合理,这个时候能够形成正向的自我强化的机制,而不是在破的过程中立,不是在堵的过程中疏,这个时候有可能形成逆向的自我强化的机制,这需要在形成正向自我强化机制的过程中消除这种不合理因素。

    陈道富表示,今年下半年我们应该更好地发挥好财政的作用,财政可运用的空间可能更大。让财政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我们需要从自身的经济出发,让财政正常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得这种过渡能更加平稳。

    “虽然财政可以更加积极,当然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应该转向稳健中性,保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这是一个经济结构可以调整的过程。但结构的调整或者市场的主体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货币政策可能需要稍微偏紧一下促使实体更加有动力转型,如果这个转型已经开始了,意味着这种行为已经不可逆的在执行了,货币政策就应该给它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条件,使得这个转型更加顺畅的进行,也就是说应该使得它避免出现转型过程中由于流动性的缺乏产生的额外的不必要的成本,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种成本,要保持及时充足的流动性供给。”陈道富表示。

    “监管的政策方向应该要坚持,要保持定力,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有一个过渡性的安排,现在在做的很多过渡性的安排,监管应该追求相对合理。”陈道富建议说。

    陈道富最后强调,现在中国经济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特别是今年第三季度,整个经济和政策的抉择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市场也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临界点,所有的微观企业需要管好自己的流动性,使得自己能够更加稳健,挖掘出自己的价值,整个宏观政策也需要更加务实和灵活,专注于提高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于自己的需求和价值的挖掘,这样使得我们过渡过程能够更加平滑顺畅。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