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创新成为区域竞争力重要影响因子

2018-03-17 06:17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7年,各地区经济稳步向好,区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东部经济转型加快,中西部地区稳步发展,东北地区增长企稳。展望2018年,东部发达地区由于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经济相对稳定,增速波动较小;中西部地区受城镇化以及产业转移带动,增速仍维持在近年平台上,但受投资影响,增速可能略有回落;东北地区增速仍将处于低位。

    新时代背景下,区域比较优势将发生变化,区域发展也将出现一些新趋势,比如区域发展模式,各地区的特点与分化也将更为明显。

    为逐步化解区域发展失衡矛盾,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议大力改善不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统筹协调新资源、新经济的配置,细化差异化发展政策,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2017年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态势

    总体看,2017年地区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协调的发展状态。东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增长新动能逐步释放;中西部地区对抵御经济下行压力、拉动全国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东北地区经济恢复性增长势头显现,触底回升迹象明显。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经济增长稳步向好

    在三大战略深入实施下,四大板块良性互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效应在进一步增强。东部地区转型升级继续走在前列,新的动能加快聚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技术转移,后发优势突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快于全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全国高1.2和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东北地区也出现了企稳向好的态势,工业增长1.6%,上年同期下降3.1%,已经实现了由负转正。

    从对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影响比较大的投资看,由于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的同时,投资在产业领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高端产业的投资在持续加快。因而表现在区域投资上也出现了与前些年不同的变化,即: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投资增幅变小。根据统计,2017年1-9月,东部地区投资193335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27973亿元,同比增长8.7%;中部地区投资117318亿元,增长7.5%,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79581亿元,增长7.1%;西部地区投资122338亿元,增长9.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4391亿元,增长4.6%;东北地区投资22324亿元,同比下降2.1%,降幅收窄3.9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574亿元,同比下降2.3%,降幅收窄3.8个百分点。

    中西部和东北三省进出口增速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前三季度,中西部18省市外贸整体增速为24.7%,超过全国整体增速8.1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外贸整体增速为18.5%,超过全国整体增速1.9个百分点;东部10省市外贸整体增速为15.3%。

    2。跨行政边界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几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开始感受到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在政府、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区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从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到设立雄安新区,京津冀正朝着协同发展的目标有力迈进。3年多来,北京市加快“瘦身提质”,天津市推动“强身聚核”,河北省实现“健身增效”,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重大领域取得突破。

    长江经济带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双赢。2016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总体高于全国增速。沿江省市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撑带。

    3。新产业和新业态继续成为省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7年上半年,京津冀三地新动能加快成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北京规模以上工业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高于工业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8.5%。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比全市工业平均水平高出2.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拉动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上海工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上海也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和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统计显示,2017年上半年,上海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2%,实现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长。同期浙江省规模以上信息经济核心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长13.6%和8.9%,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加快。同期江苏省智能制造、新型材料、新型交通运输设备、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的新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其中,服务器、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均超过80%。

    中西部地区的很多省市也通过提质增效升级来增强发展后劲。2017年上半年,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带动作用明显,上半年新增企业数、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电子商务交易额均保持20%以上增速。安徽省出台全国首个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超过20%。

    4。传统产业复苏为欠发达地区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前两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和国内工业产能过剩,共同形成了能矿等工业产品“量价齐低”的低基数效应。随着工业品价格反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能矿产业比重较大省份工业增长和盈利情况明显改善,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但增长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比如云南,经济增速发生变化,主要得益于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上的变化,说明云南省投资拉动型的经济结构依然明显。同样,贵州省新兴行业虽然突飞猛进但占比不高,目前还不能弥补传统产业增速回落造成的缺口。电子信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仅为2.3%,远远低于煤炭、烟草等传统行业;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仅为9.6%,拉动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因此,欠发达地区经济回稳能否持续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未来需要加快转型步伐。

    四、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区域发展失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需要采取措施,逐步化解。

    1。大力改善不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投资生态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比如无人机,本来很多地方有航空发展的科技优势,但深圳没有这些基础反而发展出该产业,表明形成有利于企业投资和加大研发的营商环境,比直接增加财政支出或给优惠政策更重要。因此,要加强落后地区的法制建设,着力提高社会治安水平,减少权力竞争,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在积极抓项目的同时,更需要着力抓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建设,要由过去追求优惠政策“洼地”,转为打造公平营商环境的“高地”,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使区域经济活力得以充分释放。

    2。统筹协调新资源、新经济的配置

    新经济形态、新产业类型、新创新资源等发展集聚的速度和规模,直接决定着新时期地区发展的基础和位势。换言之,新时期地区发展的状况,直接受制于新资源的集聚利用情况和新经济的培育发展状态。因此,统筹协调新资源、新经济的配置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避免和化解地区分化十分重要。

    有关部门应通过改革试验平台等途径赋予的优惠政策空间,推动创新要素向落后地区转移集聚;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的区域指向,给予落后地区加快产业、技术、动能等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研发项目布局建设,整体提升落后地区科技支撑能力;通过对口协作等方式,推动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创新资源的对接应用与新型经济的联动发展。

    3。细化差异化发展政策

    在新时代下,要依据各地区的差异,实行“分区指导、差异对待”,扶持各自地区的主导产业,鼓励形成特色的产业结构。健全完善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明确政府投资投向。引导人口合理迁徙,在重点开发区域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鼓励城市化地区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享有均等权益。细化落实针对特殊地区专项政策。针对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问题区域,以及粮食及农产品主产区、资源开发地区、生态功能区等特殊区域,制定实施专项财政、投资倾斜政策。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计划的过程中,应进一步体现区别对待,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对由国家审批或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在这些地区布局建设,以增强其吸引区外相关配套产业转移的能力。

    4。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我国区域差距除了表现为收入差距外,还突出表现为地区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政府在社会事业发展及规划过程中,应适当向中西部倾斜,如可将更多的公共事业机构、设施和项目安排到中西部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鼓励支持广大中西部地区切实抓好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社会建设投资,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新趋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变化新要求,需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这意味着在较长时间跨度中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区域经济发展也将出现一些新趋势。

    1。区域比较优势发生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区域比较优势的构成要素出现结构性变化,区域发展路径面临重塑。区域优势不再依靠大规模生产要素投入,而更依赖于生产要素质量和创新要素。因此,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劳动力等传统要素,而是以技术、人力资源、制度激活的新要素,创新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子。

    在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环境下,通过抢抓机遇,充分利用一体化的市场、开放的经济、共享的新型技术平台等,借助移植、承接、积聚、创新等手段,可以超越原有经济结构而培育形成新经济新动态。这将使一些落后地区抢占新经济新动能培育构建的制高点,实现后来居上。

    2。区域一体化成为增长模式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指引下,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情形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通过城市功能集聚化和区域产业集群化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阶段,中国经济已进入到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集群化整体竞争新时代。增长的来源更多地由“粗放式”使用资源和“外延式”发展转向基于区域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而产生的报酬递增效应。

    这将改变以地方独立利益为核心的竞争模式,打破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局面,出现新的区域发展模式和区域治理模式。以产业集群为基础进行区域产业空间再造,形成区域范围的产业分工合作机制,区域内部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和资源环境条件的地区间联系加强。区域一体化将取代地方行政区为主导而成为新的区域增长模式。

    3。网络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凸显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区位因素对于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正在被削弱,区位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内涵。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而是更多依赖于信息和知识的贡献。

    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很多时候都需要网络技术来推动,一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不断涌现,网络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软件产业等正在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和互联网相关的产业对于区位没有十分严格的限制,能够在全球任何领域开展,这一特征使得传统的区位选择条件正在被淡化,互联网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大。

    4。区域经济增长分化还将持续

    在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区均面临着发展动力机制转换的核心命题,然而禀赋条件和发展阶段的差别又导致各地经济“转型”的内涵和指向迥然不同,这种差别是引致区域经济增长率出现分化的决定因素。

    不同地区的增长绩效既取决于整体的国际国内经济走势,也取决于各地的结构特征及其转型使命。特别是随着各地区经济增长目标的淡化、功能特征的突出,经济制度和政策选择将更加关注空间“异质性”特征,不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同步,而是着力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因此,以往各省份大体齐头并进的经济增长常规走势将被日益显著的分化走势所替代,一些地方在分化中逐渐调适速度,在调整中更快完成动力转换,在错位发展中重新找到比较优势。

    5。湾区建设成为潮流

    湾区是一个海洋色彩非常强烈的地理概念,“湾区经济”靠港而生、依湾而兴,具有天然的开放属性,其兴衰高度依赖国际贸易体系,也深刻影响国际贸易体系。湾区强调对外连接,抢占全球产业链的制高点。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则称之为“湾区经济”。世界上最发达的区域往往集中在湾区,如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无不是“开放、创新、宜居、国际化”的代名词。中国当然也得有自己的一流湾区经济带。

    通过制定湾区规划,可以引导一体化的目标,打破行政区划的制约,实现区域之间经济的内在联系。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和上海也在探讨杭州湾大湾区规划,环渤海湾区建设也是议论多多。可以预见,湾区建设将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亮点。

    6。高铁经济带逐步形成

    高铁网络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相比公路运输,高铁、城际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准点和安全性高等特征,是一个城市群发展的基础框架。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大幅改善了传统铁路运输的旧貌,极大提升了区域间资源要素流动的效率与水平,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城镇化、同城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高铁最大的优势就是带动人流,进而带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的汇聚,带动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建设。在高铁的基础上,高铁经济带、高铁新城等高铁经济蓬勃发展。

    三、2018年区域经济发展判断

    判断2018年区域经济发展,一是新动能的带动力,二是城镇化,三是投资拉动,四是产业转移与升级,五是外贸。

    1。新动能

    新动能与科技、教育水平以及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省(市)有6个,分别为广东(占13%)、江苏(占12.9%)、山东(占10%)、北京(占9.5%)、浙江(占7.2%)和上海(占6.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有8个,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分区域看,全国研发经费资源继续向东部地区聚集。2016年我国东部地区研发经费为10689.4亿元,首次迈上万亿台阶,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8.2%,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研发经费支出分别为2378.1亿元、1944.3亿元和66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8%、12.3%和0.4%,所占比重分别为15.2%、12.4%和4.2%。同时,东部地区拥有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数量庞大的研究生培养机构和高等学校,具备丰富的人才储备优势,人口质量优势比较明显。

    新动能的发展与市场化程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市场化程度相对高的地区,也是民营经济活跃度高的地区,这种活跃带动了民间资本的集聚和民间投资的较快增长,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创新动能的增强。

    因此,就新动能带动力看,东部地区仍然将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其经济稳定增长的内在稳定器。

    2。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转向生产率较高的工业和服务业,城乡间的劳动力迁移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我国过去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一般认为,城镇化率由30%上升到70%的过程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分区域看,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明显落后全国水平,相对于东部地区,仍然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因此,城镇化以及与其相关的工业化,仍是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同时,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中西部地区而言相对获利更大。

    3。固定资产投资

    尽管我国经济转型加快,消费贡献率持续提高,但投资仍是短期影响(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中西部地区受政策支持,收益较多。在地方财政风险控制加强下,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增幅差距将缩小;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制造业投资主要取决于民间力量,而在这方面东部地区相对有优势;民生领域中的短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支撑下,中西部地区将得到更大的支持。

    综合起来,东中西部地区可能将继续维持2017年以来增幅差异不大的格局。

    4。产业转移与升级

    从产业发展成本来看,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土地、能源价格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吸引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迁移。伴随着以往制约中西部产业发展的交通基建条件不断改善,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条件日渐成熟,预计2018年这一态势将得以延续。特别是中部地区,由于其位于我国内陆腹地,承东启西、连南通北,正成为吸引外资的强力“磁场”,将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发展。

    从产业升级方面看,东部地区发展较早,已经逐步从简单粗放的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向低耗能、高附加值的集约化增长模式转变,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较为显著。在第三产业占主导的格局下,东部地区又占有一定优势。

    5。进出口

    2017年以来,欧盟、美国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日本经济也有所好转。新兴市场中,俄罗斯、印度经济走势也以扩张为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13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期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18-2019年的全球经济速度(均为4%)将比2017年更快。全球经济向好带动需求回暖,为我国出口增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尽管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区域贸易协定、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仍在快速推进。各国和地区都在寻求推进双边和单边贸易合作,如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中国牵头推进RCEP谈判等。综合看,现阶段全球经济处于较好态势,如果各国政策得当,大力促进科技进步、改善宏观治理,全球经济的增速是比较乐观的。外需的稳定,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占全国比重有望继续小幅上升。

    综合而言,在我国深化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东部地区经济增速相对稳定,经济增速波动较小;中西部地区增速略有回落;东北地区增速仍将处于低位。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