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人 刘媛媛
本报记者 郝飞
近日,江苏泰兴农商银行向泰兴市某光伏企业成功发放3000万元项目贷款,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作用。
一直以来,太阳能以其清洁、安全、可再生等显著优势,在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约是2022年的4倍。
上述光伏企业敏锐洞悉市场,抢抓风口,计划总投资5亿元建设“大型成套光伏设备研发制造”项目。
据记者了解,该光伏企业生产的成套光伏设备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零件,市场前景广阔。该光伏企业相关项目建成后,预计各类成套光伏设备生产规模可达10万台(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缺少抵押物,该光伏企业在融资时陷入困境。
泰兴农商银行在走访过程中,得知该光伏企业的资金需求后,分管行长第一时间上门,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将贷审会开到项目工地上,仅用两周时间,果断发放项目贷款3000万元,其中2200万元为非抵押贷款,有效缓解了该光伏企业的资金压力。
“泰兴农商银行办贷效率就是高,今后,我的企业家朋友需要贷款,我肯定会推荐泰兴农商银行。”谈及这笔贷款,该光伏企业负责人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泰兴市是江苏省级绿色金融创新改革试验区。泰兴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决策链条短、服务频次高、审批速度快的传统优势,持续开展特色化绿色金融服务,稳步推进地方产业向绿色发展,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智慧和力量。
新社汇平台联合创始人煜阳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银行可从如下几方面支持光伏企业发展:一是为光伏企业设计专门的贷款产品,满足其资金需求。二是根据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适当延长贷款期限。三是借助相关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等,以光伏设备抵押和未来收益权质押等方式提供融资,解决抵押物不足的问题。
(通讯员屈云峰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