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人刘媛媛
本报记者田耿文
当下正值收获季节,也是金融助农丰收的重要时刻。山东临朐农商银行持续加大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在阡陌田间用心铸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助力打开“三农”丰收之门,唱响金融助农丰收之歌。
甜蜜果串起幸福路
“这些年,幸亏有临朐农商银行的支持,让我有了充足资金,才有今天的葡萄种植规模。我的采摘园占地20亩,主要种植巨峰、阳光玫瑰等几个品种,今年又是丰收季。”临朐县九山镇宋家王庄村宋吉中向《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进入葡萄成熟季,在宋吉中的葡萄种植大棚里,葡萄架排列整齐,一串串沉甸甸、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藤架,宋吉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介绍,在种植初期,受困于资金短缺,宋吉中的葡萄种植园建设起步艰难。临朐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经实地考察后,立即为其办理了20万元贷款资金。
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宋吉中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每当他有需求的时候,临朐农商银行都会鼎力相助、全力支持。
在临朐农商银行助力下,目前,宋吉中的葡萄种植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并带动当地农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临朐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不动摇,组织开展“走千家、访万户、共成长”活动,将驻点办公作为服务“三农”的有效抓手,将信贷支持送进百姓家,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小蜜桃长成金果子
白露前后,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境内的蜜桃进入盛果采摘季。一颗颗蜜桃圆润饱满,压弯了树枝。果农们穿梭其间,忙碌采摘。4.5万亩蜜桃,年产量约9万吨,让整个嵩山成为大果园,山上山下弥漫着浓郁的桃香。
临朐农商银行信贷人员实地走访桃农,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临朐农商银行供图
“嵩山蜜桃因海拔高、温差大,果子糖分足、色泽艳、口感好,市场上很抢手。我种了十余亩地,共2000多棵树,一年收入能有20多万元。”在下庄村蜜桃种植户李剑龙的种植园里,蜜桃已经可以采摘了。谈起近几年蜜桃的收获,李剑龙还介绍称,此前,当临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进村宣传金融政策和产品时,他主动表明贷款意愿,当场采集信息、获取额度,很快获得20万元贷款,并投入到桃园。
“今年桃子收成好,一棵桃树平均收成七八十斤成品果,每斤2块钱左右,除去成本,能剩下十五六万元。桃子不愁卖,很多客户都是主动来订购、拉货。”李剑龙说。
近几年,嵩山蜜桃采取“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不断扩大规模化发展,像李剑龙一样年收入过10万元的蜜桃种植户在嵩山比比皆是,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小小蜜桃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据了解,临朐农商银行依托“党建网格化”,实施“网格赋能金融普惠”工程,立足特色产业,“一对一”对接辖内社区、村庄网格员,为蜜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户累计发放贷款6000余万元,筑牢当地蜜桃产业发展的根基。
荒芜山变身花果山
在临朐县石家河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蔡峪村甜枣基地,圆润水灵的甜枣缀满枝头。农户们正在采摘、挑选、搬运,田间地头一派丰收喜人景象……
然而,几年前,这里却是一片荒山。
“我们蔡峪村的山是青石山,过去大部分是荒山,全村守着16000亩贫瘠山岭,找不到出路。靠天吃饭,一年下来,全家收入只有三五千元。”蔡峪村党委委员王永春想起村里以往的状况,仍然记忆犹新。
甜枣采摘季节,蔡峪村甜枣种植户精心筛选枣子临朐 农商银行供图
为改善这种情况,村里引进了优良品种嫁接成枣树,通过示范带动将万亩荒山变成“花果山”。目前,甜枣已成为蔡峪村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种植甜枣已十多年了,这几年发展形势好,多亏临朐农商银行给我提供5万元资金支持,让我不断扩大规模。”种植户丛兰国说,他种植1000余棵枣树,今年能摘枣近2万斤,预计收入不错。
“目前,我们全村有200多户农户种植甜枣,一年收益能达400多万元,甜枣产业让万亩荒山变成实实在在的花果山。”蔡峪村果农首席代表王玫征说。
近年来,临朐农商银行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匹配“外拓营销小分队+客户经理驻点办公”服务模式,深入村内开展调研,上门问需,开启“绿色通道”,精简优化服务流程,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为当地40余户甜枣种植户发放贷款400余万元,着力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通讯员郭健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 汪世军 乔川川)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即可下载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