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财频道 > 期货 > 正文
文章正文

大商所加快完善期货产业链 积极推进生猪期货和粳米期货上市

2018-09-13 00:03  来源:证券日报 王宁

    ■本报记者 王宁

    随着玉米产业链期货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部分产业企业开始尝试基差贸易方式。同时,饲料养殖期货产业链和其他粮食品种期货产业链也正在进一步完善。

    在9月12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在玉米期货功能发挥稳健的基础上,大商所正在推进生猪期货和粳米期货,以期更好的完善相关期货产业链,让企业更好的尝试基差贸易方式。

    完善饲料养殖期货产业链

    据悉,在玉米品种上,玉米产业市场化改革后价格波动幅度增大,产业风险管理需求大幅上升,包括央企、民企、地方国企、外企等的多元化收购主体入市;同时,玉米期货迅速活跃,单边持仓最高达235万手,一度成为全国持仓量最大和参与客户最多的品种。通过交割制度在东北三省一区设立11家集团交割仓库,12家分库,总库容增加132%,最低保证库容增加1倍,满足了产业客户套保和交割需求。

    “为贴合现货贸易趋势,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商所将通过引入厂库仓单与动态升贴水,将交割区域由东北向其它主产销区扩展,通过精心、充分的布局,保障玉米市场的平稳发展,为产业客户避险提供便利。”大商所农产品事业部总监王玉飞说。

    事实上,近年来,大商所农产品期货市场规模稳步发展,客户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功能持续改善。今年上半年农产品期货成交2.4亿手,占全国农产品的51.66%,成交额8.2万亿元;日均持仓量394万手,占全国农产品的67.36%,各品种法人持仓占比普遍提升,其中玉米品种较去年同期增长21.06%;从交割情况看,农产品期货交割平稳顺畅。

    此外,大商所农产品期货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2017年FIA全球农产品期货交易量排名中,大商所10个农产品中有7个品种位列前20名,豆粕、玉米、棕榈油和豆油分别位列第1、2、6、8位,其中豆粕连续3年位列第1位。目前,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开始使用大商所品种进行基差定价。为更好的满足产业客户套保需求,大商所贴近现货市场变化和贸易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合约和交割制度,近年在玉米产业链品种上,通过推进玉米集团交割、优化淀粉升贴水、创新鸡蛋合约制度,有力提升了期货市场服务产业的能力。

    王玉飞表示,未来还将精益求精,推进一系列鸡蛋期货规则优化创新:如调整盘面价格不再包含包装价格;每日交割采用三步交割法;加强车板交割场所管理责任,建立供应商制度;新增交割区域至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湖南、重庆、贵州、福建、四川等地,为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提供更多便利。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大商所将继续推进玉米集团化交割,从东北设库到通过厂库仓单在全国其他产销区设库,并推广玉米基差交易,努力建成玉米区域定价中心;加快推进玉米期权,丰富产业风险管理工具;推进生猪、粳米等新品种上市。上市生猪期货将与豆粕、玉米、鸡蛋形成完整的饲料养殖产业链,粳米期货将进一步完善玉米、大豆等粮食品种序列。

    升级产业企业基差贸易方式

    基差贸易是现货贸易的升级,既可以通过立即点价还原回原有现货贸易模式,也具有远期定价的独特优势。它将使买卖双方的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由竞争变成合作。基差定价将成为未来玉米等品种的主流定价方式和贸易模式。

    据了解,基差贸易本质是现货贸易的一种,与一般贸易不同的是定价方式的转变,由原来的合同一口价,转变为“期货价格+基差”的两次定价方式。基差贸易一般应用在远期的现货贸易中,解决卖方即期利润与买方随行就市提货的矛盾问题。

    而随着玉米及淀粉等期货品种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期现货价格联动性增强,为基差贸易的开展创造了重要条件。基差贸易转变了传统的定价方式,相对传统贸易,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基差贸易双方的利润点是分离的。卖方销售基差时,确定利润;买方点价时才确定采购成本。双方不在价格上斤斤计较,变成朋友关系,共同研判期货市场走势;二是基差贸易双方相当于共同操作期货套保交易,利润双方分配,报基差方固定小部分利润,点价方享受价格变动的利润;三是基差贸易是现货市场通向期货市场的桥梁,它可以让现货贸易商更好的利用期权产品增加收益。

    北大荒粮食集团大连分公司基差贸易经理王献东认为,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基差贸易市场,既要有卖方基差,也有买方基差和众多有风险偏好的中间商,共同参与基差流转,但物理性质的现货,应该是从生产者,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减少物流环节的浪费。此外,基差贸易是现货市场通向期货市场的桥梁,利用这个特点,在基差贸易的基础上加入期权,可以把现货贸易变成含权贸易,例如,通过二次点价,让买方有权利在两次点价中选择一个最低价作为合同的期货价,从而实现以更低的价格采购玉米。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对于一个玉米贸易商来说,完成一份玉米基差定价合同主要经过四步:一是当期、现货有一个基本价差时,贸易商收购农民现货;二是贸易商报基差,需要方询基差,双方确认基差,签订基差定价采购合同;三是贸易商同时卖出期货,锁定利润,即期货价格+基差-收购成本;四是买方点价,即在期货交易时间内,买方通知卖方确定期货价格,同时卖家期货平仓。双方完成合同价,即点价的期货价格+基差。双方按合同结清货款、交货。

    “基差贸易是现货贸易的升级方式,它有很多优点,但也要运用好它,要更好的了解它。”王献东说,基差是包含一定时间价值的,选择合适的时机买入基差,一定比提现货时的现货价格便宜。此外,对基差交易的走势分析也与现货有所不同,有一些突发的因素,会同时影响期货与现货,但不能影响基差的走势。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 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 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