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财频道 > 理财 > 正文

机构理财选择银行理财降温 私募投资基金反升温

2019-04-22 14:42  来源:证券日报网 谢诚

    本报记者 谢诚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规模过去几年一直处在上升的趋势,但2019年一季度这一趋势出现逆转,购买的数量和规模都出现大幅下降,与之相反,记者观察到众多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私募房地产基金也包括在内。

    利得集团副总裁金为对此表示,随着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落地施行,在“合理充裕”的资金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减少、预期收益率走低的趋势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机构客户在理财层面选择增加私募投资基金的配置,寻求相对较高投资回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正在形成新的趋势。

    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降温

    进入一季度以来,银行理财收益水平持续下行。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国整体银行理财收益环比下滑3BP至4.00%。全国银行理财价格指数环比下滑0.68点至95.75点。从收益水平来看,3月全国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4.12%,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收益环比下滑3BP至3.82%。

    受此影响,作为机构客户代表之一的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意愿明显下降。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发布公告购买银行理财的上市公司数量为790家,2018年一季度为984家,同比下降了19.7%。

    不仅购买企业的数量在减少,认购规模也出现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认购银行理财金额为3091.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2.8%,而2018年一季度认购金额为4599.7亿元。

viewfile (5).jpg

    金为认为,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降温,除了受到收益降低的因素影响,也与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有关。新规要求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虽然目前还在“过渡期”,但保本型产品的数量不断减少是大势所趋,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的配置比例也有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私募基金受机构投资关注

    目前,上市公司闲置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比例依然在90%以上,记者在查阅相关投资动态公告的数据中,发现私募投资基金配置或成其投资的“新宠”。

    4月3日,皖通高速发布公告,涉及该公司2亿元人民币投资的并购基金取得私募投资基金备案证明。

    4月16日,A股上市公司南京公用发布公告,将与港股上市公司宁沪投资等,拟共同发起总规模不超过10亿元基金,定向投资于认购房地产基金份额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股权投资于房地产项目,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称将各认购其中3亿元有限合伙份额。公告披露,该基金主要的目标项目为认购房地产基金份额或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股权投资于房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优质住宅、商办项目和其他有增值潜力的投资机会。

    ……

viewfile (4).jpg

    这些只是近期上市公司频繁参与私募投资基金的一个缩影。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8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公司发布参与投资私募基金和通过私募基金备案等相关公告超过50条。

    在利得集团旗下利得股权房地产基金团队负责人看来,南京公用、宁沪投资等公司选择投资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其投资逻辑与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不同。

    上市公司参与设立私募子公司,发起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在产业链上、下游培养和发掘更多并购标的,寻求投资回报的同时进行产业整合,进一步提高公司在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而投资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在投资形式和收益方式上拥有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投资形式可以选择同股同权或优先股等多种形式,收益方式可以寻求纯浮动收益或基础投资收益+超额收益等方式,退出方式可以选择目标项目清算或交易对手回购等。加之投资房地产股权基金的投资周期相较更加灵活,且专业私募基金管理人对该类型基金一般都具有较好的风控能力,因此具备可获得超出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的可能。

    华东某机构投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事实上不少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也是在参与认购私募基金产品的,在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的影响下,银行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变,保本理财将逐渐成为历史。未来具有专业的投资能力,且重视风险控制的资管机构会更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看好,那些被时间证明了优秀管理、合规风控严谨、收益率持续表现良好的私募基金,也许会吸引机构资金进行更多的配置。此外,随着私募投资行业在“强监管”环境下的洗牌及出清,活下来的也越来越向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加之有政策明确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未来上市公司与私募投资基金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