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10月13日,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7.7亿手,成交额为71.5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03%和增长33.16%;前三季度累计成交量为67.44亿手,成交额近55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29%和24.11%。
多位受访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期货市场成交活跃,主要在于实体企业需求和市场服务质效提升,尤其是受宏观面影响较大的品种,表现更加突出。同时,金融期货也表现出较明显的活跃度。
中粮期货研究院研究员曹姗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国际宏观环境波动较大,实体企业需求同样提升,双重因素影响衍生品功能发挥。一方面,国际宏观不确定性持续催生避险与交易需求,市场波动分化加剧,既推动产业端进一步提升套期保值需求以应对经营风险,同时也吸引各类资金入场;另一方面,产业供需矛盾对能源化工等品种影响较大,从而推动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走高。
国元期货交易咨询部负责人张健告诉记者,年内期货市场交投活跃,主要源于三大驱动力:一是国际宏观面波动推高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刺激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二是机构投资者占比提高,催生交易策略多元化,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三是期货市场品种体系日益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提高了市场交投活跃度。
“在国际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下,贵金属板块同样备受关注。”张健补充表示,例如白银期价涨幅大于黄金期价涨幅,提升了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同时,工业硅等绿色品种是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的原料,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我国光伏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背景下,工业硅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金属”,备受资金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