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数智化引领稳健发展 浦发银行2025年中报彰显“金融报国”底色

2025-09-01 10:33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金婉霞

    当新质生产力的浪潮席卷而来,金融业的变革也随之进入深水区。如何实现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如何有效赋能实体经济?8月27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或许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2025年上半年,浦发银行保持了“两增”的亮眼表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这一增速,在当前环境下尤为不易。

    “稳中有进、向新向好”是很多人对浦发银行这份业绩考卷的评价。在8月28日召开的业绩发布会上,浦发银行管理层对这份稳健经营的“成绩单”做出进一步阐释,折射出我国股份制银行在新发展格局下的转型与探索。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从财务报表来看,在“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经营主线指引下,上半年,浦发银行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其经营韧性和创新活力在服务实体经济的征途中得到充分彰显:

    资产负债稳健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浦发银行总资产达9.65万亿元,其中本外币贷款总额(含票据贴现)达5.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负债总额88,445.3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其中本外币存款总额5.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

    资产结构向新向好。6月末,浦发银行贷款余额占总资产比重58.42%,较上年末上升约1.44个百分点。“五大赛道”贷款增量占其公司贷款增量比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强劲。

    负债结构稳步调优。6月末,集团存款总额在总负债中的占比较上年末上升4.22个百分点。其中零售存款规模达到1.74万亿元,占比升至31.06%,反映出浦发银行在零售转型和提升客户黏性上的成效。

    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上半年末,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31%,已连续五年下降,优于股份制银行整体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93.97%,连续三年上升,为未来经营发展提供了充足“缓冲垫”。

    通过扩规模、降风险的“组合拳”,浦发银行盈利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根据财报数据,其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64.39%,非利息净收入比重提升至35.61%,其中财富管理、托管、避险等业务均实现增长。

    可以看到,在经营效益、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资产质量等方面,浦发银行已然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

    数智化驱动优势业务 科技金融与供应链金融“齐头并进”

    2025年是浦发银行“数智化”战略提升年,上半年,浦发银行以数智化技术能力为驱动,构建了“算力、算法、平台、知识”四位一体的智能底座,成为赋能“五大赛道”业务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科技金融端,浦发银行打造了“全周期陪伴”模式,持续擦亮科技金融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推出“集团大科创”服务体系,可提供“0到1推动最初一公里”“1到10突破成长关键点”“10到100助力集团全球化”的全生命周期、全链路金融服务。截至今年6月份末,其服务的科技型企业超过24万户,占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七成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覆盖率超八成;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在股份制银行中名列前茅。

    这一模式的突出特点在于“数智化”驱动。浦发银行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打造了“科技金融雷达”“科技五力模型”等数智化工具,实现从企业画像到授信匹配的全流程智能化。仅上半年,就有超6000家科技企业借助这些模型获得授信,融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同时,浦发银行还上线“抹香鲸”数智管理平台,精准服务近9000家科创企业,提升了金融触达的效率与广度。

    记者了解到,在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中,浦发银行的风控和投融资判断大量依托数智化模型辅助,使得服务从“人找项目”转向“系统找项目”,效率与精准度显著提高。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数智化+金融孵化”的结合,正是浦发科技金融领先同业的关键所在,更具创新色彩。

    在供应链金融端,浦发银行以数智化工具赋能风险管理。浦发银行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无制式合同要素自动抽取功能,合同审核准确率达95%;同时利用区块链实现企业贸易信息存证,提升跨区域业务办理效率。这些“黑科技”让浦发银行“浦链通”体系累计服务供应链上下游客户2.7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6.08%;在线供应链业务量达3582.65亿元,同比增长382.82%。

    “数智化”赋能下,小微服务也更有温度。浦发银行焕新升级的“浦惠贷”系列产品,实现普惠金融信贷的高效供给。6月末,普惠两增贷款余额达4961亿元,“浦惠贷”余额近1000亿元,较上年末大幅增长85%。浦发银行还在全国打造200家普惠特色支行,协同“浦惠来了”和“手机银行”,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惠金融服务矩阵。

    立足长三角助推发展 做优“三线三圈”特色化国际布局

    依托总部在上海的区位优势,浦发银行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并依托“6+X”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做优全球布局,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浦发银行副行长康杰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浦发银行诞生于此、成长于此,我们的基因里天然有着对长三角区域的热爱。”

    立足长江口,浦发银行的金融版图扩张。据半年报,浦发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百强县网点覆盖率超80%,区域贷款余额1.98万亿元,存款余额2.53万亿元,双双居股份制银行第一。与此同时,浦发银行的触角不断外延。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浦发银行跨境交易结算量同比增长33%,跨境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长20%,彰显了其强大的全球服务能力。

    浦发银行打造“沪港、沪新、沪伦”三线联动,强化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三大重点区域服务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属地化的金融服务。其香港分行在境外公开市场业务、跨境并购和托管等方面发挥优势;新加坡分行在辐射东南亚地区、资产收益率上保持领先;伦敦分行则承接英国及欧洲区域金融业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布局之年。浦发银行的中期业绩,展现了稳健增长的经营韧性和特色业务的创新活力。浦发银行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资产增长、风险抵御与可持续发展的多重目标,并彰显了集团化、综合化、国际化发展优势。

    展望未来,浦发银行管理层表示,将坚持“数智化”战略,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业务优势,深化资产负债主动管理,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更加稳健有力的“浦发速度”。

(编辑 郭之宸)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