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钊)8月29日,青岛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与行业竞争态势,该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初心,深化特色化经营与数字化转型,上半年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核心经营指标表现亮眼,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综合竞争力。
营收利润同比双增 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上半年,青岛银行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盈利规模与盈利效率同步提升。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0%;净利润31.52亿元,同比增长16.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盈利增速显著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从收入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仍是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上半年,青岛银行利息净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12.19%,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规模稳步扩张与负债成本有效压降。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达7430.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9%;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4%,贷款投放持续向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倾斜;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90%,负债基础不断夯实。同时,该行通过优化存款期限结构、落实市场化利率调节机制,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降至1.91%,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资产收益率下行对净息差的压力。
非利息收入方面,尽管受市场环境影响,该行上半年非利息收入23.01亿元,同比微降2.06%,但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其中,投资收益表现突出,同比大幅增长93.93%,达15.09亿元,主要因该行精准把握债市波动机会,择机开展债券止盈操作,及时锁定收益;结算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44.92%,反映出交易银行业务的强劲发展势头,为营收增长提供了多元支撑。
在成本管控上,青岛银行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该行业务及管理费17.24亿元,同比下降3.72%,成本收入比降至22.51%,较上年同期下降2.62个百分点,精细化成本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为利润增长释放了更多空间。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特色业务亮点纷呈
报告期内,青岛银行坚持“风险为本”理念,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资产质量指标持续优化,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连续多期保持下降趋势;拨备覆盖率252.80%,较上年末提升11.4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84%,较上年末提高0.10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远超监管要求,风险缓冲垫厚度充足。
从贷款结构来看,该行聚焦“五篇大文章”,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12.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85%;绿色贷款余额516.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18%,增速显著高于全行贷款平均水平;蓝色贷款余额192.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6%,“蓝绿金融”特色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同时,普惠贷款余额487.9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2%,不良率仅0.97%,加权平均利率3.44%,在服务小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成效显著。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银行集团化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子公司青银金租与青银理财持续发力,成为该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青银金租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19亿元,重点布局高端制造、绿色租赁等领域,制造业类业务余额占比达33.82%;青银理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19亿元,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894.80亿元,服务客户超315万户,在普益标准“金誉奖”评选中斩获三项大奖,产品创新与渠道拓展能力获行业认可。
展望下半年,青岛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专业提升、数智赋能、体系优化、特色驱动”的经营指导思想,加大优质资产投放,拓展多元化负债来源,深化特色业务布局,全力巩固上半年良好发展态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