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悦
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在加速嵌入低空经济产业链,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增添金融引擎。
近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制科技公司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沃兰特”)宣布,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金租”)、中国银行上海市闵行支行和长宁支行分别与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银金租拟向公司采购100架VE25型eVTOL航空器;中国银行将为公司提供不低于10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低空经济产业逐步加深。从单纯的信贷支持到股权投资、金融租赁,再到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产业生态圈,银行等金融机构赋能低空经济愈发多元化。受访专家认为,在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低空经济有助于开拓更多信贷和投资领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发展壮大,推动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
融资存难点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1000米以下)为载体,综合低空基础设施、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和低空飞行保障等业态的新型综合性经济形态。
目前,低空经济产业链上已聚集一大批相关企业。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8.65万家。其中不少企业属于资金、技术双密集的科创企业,比如,从事eVTOL、无人直升机等低空装备研制的企业,具有研发投入大、商业化周期长等特点。
某无人直升机研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般而言,从图纸的产品设计到最终的产品成型,达到对客户的交付状态,快的话也需要2年至3年。载人产品由于获取适航证的时间相较载物产品普遍更长,因此产品落地周期会更长。”
为推动相关企业发展壮大,银行信贷、社会资本、政府产业基金等各路资金方的支持不可或缺。就银行信贷而言,低空经济产业链上的部分科创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点、痛点。
“由于部分科创企业研发投入大、商业化周期长,因此资金需求偏好也倾向长周期,这与传统银行贷款周期较短形成融资期限错配。相关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迭代等关键阶段可能因此面临资金断裂风险。”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此外,相关企业核心价值往往集中在专利技术、研发团队等无形资产上,有形资产占比低,难以满足传统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要求,导致融资渠道受限。即使拥有知识产权,其评估定价机制也不够成熟,难以有效转化为融资能力。同时,技术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银行机构对相关企业风险的评估难度。低空技术创新涉及多学科交叉,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接受度存在不确定性,传统金融机构缺乏专业判断能力,倾向于规避此类高风险项目。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补充说,当前低空经济在政策支持、空域管理、市场培育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产业生态不完善,难以提供明确的市场预期和稳定的回报路径,这进一步抬高了融资门槛。
银行加力赋能
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助力。
综合梳理来看,目前对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金融介入较多的银行,以国有大行和头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为主,部分科技金融实力较强的城商行也在积极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从银行参与方式来看,提供定制化的信贷资金最为常见,资金用途涉及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落地等,亿元级别的贷款频现。
比如,工商银行四川自贡分行专项支持自贡航空产业园区建设,包括支持园区建设前期拆迁、土地整理、项目建设等多个项目贷款资金需求。据工商银行公开信息,该行为自贡兰田机场跑道建设项目投放1.4亿元贷款。自贡航空产业园成立以来,工商银行自贡分行持续加大对园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提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等信贷支持,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5亿元。
此前,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汇天”)与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签约,5家银行联合向小鹏汇天提供12.6亿元银团贷款,用于支持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的建设。
与此同时,部分具备金融全牌照优势的银行通过直接投资或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到高潜力的低空经济创新项目中,或通过旗下金融租赁公司为相关低空经济项目提供金融租赁服务,推动相关项目商业化落地。
比如,近日eVTOL研制企业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峰飞航空”)与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银金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浦银金租将为峰飞航空提供100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订单的全方位金融租赁服务,总金额超10亿元人民币。
曾刚认为,银行抢先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的优质企业可以建立先发优势,与头部企业形成深度绑定,在行业上升期分享红利,获得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和业务增长点,为银行传统业务提供新动能。另外,诸多低空经济企业具备技术含量高、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等特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银行布局这一领域有助于调整信贷结构,培育高质量资产。再有,支持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有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塑造社会责任形象、增强品牌价值。
优化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多地纷纷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顶层规划和指导文件。
以四川省为例,5月12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印发《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对低空整机装备攻关、低空动力装备攻关、无人机反制装备攻关等领域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比如,支持低空整机装备攻关。支持企业攻关高原型通用飞机、支持企业攻关大中型无人机、载人eVTOL、飞行汽车、丘陵山区低空飞行农业装备等整机产品,按项目投入的30%给予财政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
产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银行等机构的金融支持也需要跟上步伐。曾刚建议,第一,银行应构建差异化信贷模式。针对相关企业轻资产、重研发的特点,开发知识产权质押、未来收益权质押等创新融资工具。第二,设计分阶段授信方案,根据企业研发、测试、量产等不同阶段提供与之匹配的融资支持,解决长周期研发与短期贷款的错配问题。同时,强化投贷联动和综合金融服务。通过银行系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风投子公司开展股权投资,与信贷支持形成闭环,实现“资本+债务”双轮驱动。整合供应链金融、并购重组、跨境结算等服务,打造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体系。第三,建立专业化风险评估体系。银行应组建低空经济专业服务团队,引入行业专家参与项目评估,建立科技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提高风险识别精准度。可通过“主办行+联合授信”模式分散风险,设立专项风险补偿基金,为创新型项目提供风险缓冲。第四,加强政银企合作机制建设。银行应积极对接政府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形成“政府引导、银行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层次融资体系,与行业龙头企业、专业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共同培育产业链生态,降低单一企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