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银行理财布局权益类产品 “四大短板”仍需补齐

2020-12-31 15:55  来源:证券日报网 彭妍

    本报记者 彭妍

    在资管新规倒逼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加速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下,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已没有制度障碍,可以说,银行理财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的重要表现,已经是大势所趋。

    今年权益类公募基金火爆,对权益类布局较少的银行理财也在加大布局。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银行在权益类投资经验和投研能力方面都相对欠缺,因此,在布局权益投资方面,主要通过与公募、私募基金合作布局权益市场。但是,目前双方的合作尚在起步阶段。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完善;二是加强投研水平,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在考核机制上关注长期表现;三是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信息披露,做好投资者风险测试评估,做好投资者教育。

    监管支持银行理财加大权益比重

    近期,来自监管层的各种声音也在明确鼓励引导资金进入权益市场。

    今年以来,监管多次表态鼓励银行理财资金提升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6月18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批设更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同时要加大权益类资管产品发行力度;鼓励新设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证券投资。12月20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0年会上表示,支持银行理财公司提高权益类产品比重,鼓励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人纳入银行理财合作机构名单。

    现行理财监管规则对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已没有制度障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公募、私募产品和银行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银行公募理财产品通过公募基金间接投资股票。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下,银行业作为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是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场提供了资金来源,其中,银行理财积极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投资资本市场。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0年10月末,理财资金投资股票、债券近17万亿元,市场规模占比长期保持稳定。而表内定期存款占比的逐步下降,活期存款和表外财富、资管业务的占比上升,居民负债期限拉长、风险偏好增加,也都为商业银行参与权益市场创造了条件。

    2020年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如何?受益于权益市场的火热,2020年银行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不俗。从市场表现上看,2020年权益市场结构性行情明显,为银行理财的标准化投资和权益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今年银行理财在权益产品和权益投资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截至12月27日,2020年银行新发权益类理财产品649只,同比增加7.63%;其中净值型产品192只,占全部权益类产品的29.58%。从底层资产配置角度来看,披露了底层资产配置类型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有569只,其中配置了债权类资产的产品有555只,占比97.54%;只配置了权益类资产及衍生品类资产的产品有14只,占比2.46%。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银行权益类理财产品绝大部分还是更为注重以固收打底控制回撤,权益配置博取高弹性收益的方式进行投资管理。一方面是由于银行客户的风险接受程度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银行理财在固收投资上具有传统优势。

    对投资者来说,在购买权益类产品时也需改变传统思路。过往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默认是保本保收益的,但随着打破刚兑与净值化管理后,产品收益波动很正常,特别是权益类产品波动性更大、风险也更大,因此,投资者在购买时要了解清楚产品风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低利率是大方向的情况下,固定收益类产品吸引力下滑,而在现阶段银行理财体系当中,权益型理财产品占比依然较低,在2019年年底才只有1%,2020年有大幅度提高,但是总体上依然是较低水平。所以,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监管层面都在促进储蓄型资产向资本市场转移。

    苏筱芮表示,一是权益类资产与“去刚兑”理念,与资管新规的文件精神相符;二是目前权益类资产尚处蓝海,还有很多发展空间与潜力;三是权益类资产的规模增长可以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促进资本市场的活力。

    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是未来理财趋势

    未来权益类银行理财产品还需要补哪些短板?

    普益标准研究员杨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资管新规的统一监管框架下,银行理财将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产品以及信托产品同台竞技。与其他机构金融产品相比,银行理财的投资者普遍风险接受程度较低,且客户绝大部分是个人投资者,因此对银行的投研能力、产品设计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银行权益类理财产品更偏向绝对收益策略,通过FOF和MOM间接投资基金、券商资管和信托计划进入权益市场,而主动直接投资权益类市场尚需做出更多尝试。

    他进一步表示,未来,银行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补齐权益类投资短板:第一,银行需要逐步理顺投资运营模式,改进人才激励机制,打造权益类投研团队,特别是引进具有丰富权益市场投研经验的人才。第二,提升自身投研实力,间接投资方面,以FOF/MOM进军权益市场的银行需要建立自身的委外机构及投顾筛选机制,并科学系统地进行投后管理评价;直投方面,银行需要提升权益投资团队对宏观经济、行业投资以及具体权益投资项目的分析研判能力,积累投研经验,做好风险控制。第三,做好金融科技系统的支撑,建立包括需能满足权益类产品分析、投资交易、调仓、预警等各类操作,以及能支撑权益类产品的销售及后续信息披露的系统,做好风险把控。最后,做好投资者教育及投资者风险识别,并平衡好投资者需求与权益类理财产品的期望收益与资产配置。

    盘和林表示,对于银行来说,权益类产品发行的发力点主要是盈利性和风控。实际上没有一种完全之策,不同的风险水平匹配不同的投资人,而银行理财现阶段往往面对低风险投资者,那么对于银行,未来拓展中风险投资者,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收益弹性预期则是最重要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权益投资一定是未来资管行业重要的主题之一。预计未来银行理财权益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与占比会增加,银行理财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是未来理财趋势,尤其理财子公司或将成为中坚力量。

(编辑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