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金融机构 > 银行 > 正文

建行行长刘桂平: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已超8000亿元

2019-06-16 19:03  来源:证券日报网 李文

    本报记者 王宁

    6月15日,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在出席“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十周年庆典暨2019高金(北京)论坛”上表示,商业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发展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扎实做好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才能真正实现金融服务普罗社会大众;截止今年5月份,建行的普惠金融贷款客户数接近150万户,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过8000亿元,今年前5个月新增了近1500亿元,新增贷款额度居五大行首位,增速超过30%。

    刘桂平认为,从理论发展和实践演进看,普惠金融的核心内涵、实施路径和发展目标都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当今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快速演进,信息化的底层是数字,数字化技术赋予了普惠金融全新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普惠金融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穷人金融、小微金融、草根金融,其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和市场化运营,提高金融体系的协同性和包容性,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保障新时代普罗大众的平等金融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金融获得感。

    刘桂平说,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运用现代技术发展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大数据拓展了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大数据和普惠金融的有机结合彻底改变了普惠金融的行业面貌和金融模式,例如提高了普惠金融的覆盖面,提高了普惠金融的便利性,提高了普惠金融的可得性。

    展望未来,刘桂平认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是从根本上解决金融排斥问题,而不仅仅限于“普惠”,所谓金融排斥就是某些弱势群体没有能力进入金融体系,没有能力以恰当的方式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对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体系或者是歧视造成的外生性金融排斥,本质在于坚持市场化改革,不断的改善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对由于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经营造成的内生性排斥,根本途径在于吸收最新科技成果,拥抱数字科技,融入数据时代,以数据科技提高普惠金融的能力,真正实现金融权利的机会平等、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金融服务的应享尽享。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