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6日,主题为“新时代新文化新经济——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与经济现象回顾与未来展望”的三智·金融客跨界论坛在北大博雅国际酒店中华厅隆重召开。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中国文化书院、金融客、三智书院与香港IBN集团主办,北大金融校友联合会、三智国学院、若水合投俱乐部、中国财经青年学会、雅集中国联合主办。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中华金融CEO、金融客联合发起人杨大勇和三智集团董事长郭佳肃在代表主办方的致辞中,对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与经济现象进行了回顾与未来展望,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文化与经济的跨界碰撞,来回归文化和经济价值的初心,重建公众对新文化、新经济的信心,促进新时代多维意义上的民富、国强、邦兴。
北大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室主任楼宇烈教授在主题演讲中,深入分析了改革时代的中国品格与中国的文化自信,“文化是塑造一个民族的核心的东西,我们要消灭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消灭它的文化。文化既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只有在全面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的自信、做人的自信和国家的自信。”
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大金融校友联合会会长海闻结合自己在北大多年从事商学教育的经验,强调商学教育要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商学是你的工作、是你的职责,但是不能忘记德的教育,商业道德是我们的必修课。总的来讲,我就是想通过我们具体怎么做,来体现北大的精神,怎么能够体现到商学教育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认为,文化战略是国家治国理政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制定文化战略。通过文化战略的实施,形成这个国家的主流思想、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导向等。因此,文化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国家执政的思想基础、凝聚民心的文化基础。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由于东亚经济体的民众普遍缺乏安全感,所以储蓄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如果没有现代的金融体系,这么高的储蓄率意味着人们不愿意消费,会造成经常账户的持续盈余,成为中国和其他国家在经贸层面产生摩擦和争议的来源。
在论坛的主题对话环节,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CEO马小兰、银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广文、国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岩、九合集团董事长刘军,添信资本董事长陈永,共同围绕“未来的自信”交换了观点。
此外,在闭幕式上,金融客联合发起人、君正控股CEO、中视博雅品牌创新工场董事长田军,三智书院理事长、中华文化促进会书院联盟执行主席高斌发表了讲话,就论坛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做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