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思婕)10月28日,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子洁能”)举办了成立70周年庆典大会。这家从杭州锅炉厂起步的制造企业,历经七十载发展,已成长为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清洁能源装备引领者。
刻进基因的“一丝不苟”
回望七十年发展历程,从为国家重工业添砖加瓦,到为全球“双碳”目标贡献力量,西子洁能的每一步都与时代同频。西子联合董事长、西子洁能实控人王水福指出,西子洁能将继续坚持“质量第一,客户至上,创新发展”,并希望西子洁能坚持再活下一个30年,实现“百年西子”的目标。
“没有当年啃硬骨头铺路,就没有今天的西子洁能。”西子洁能董事长王克飞诠释了西子的创新发展之路。他提到,“公司压力容器技术团队”独立自主获得核电项目订单,实现相关设备国产化;“HRSG团队”组织开发了亚洲首台9H项目——巴基斯坦9HA燃机余热锅炉,是当时世界容量最大的H级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姚飞奇”组织研发参建了青海德令哈50MW光热电站,这是我国首座、全球第三座商业化投运的塔式熔盐光热储能电站;“技术和销售团队”拿下尼日利亚12台9E燃机余热锅炉项目,创下了公司海外最大单一订单纪录。
如今,这份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路径,已结出累累硕果:西子洁能已累计生产3300余台节能环保余热锅炉,年减排二氧化碳1.78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公司连续六年斩获“国家级首台套”,摘得浙江省政府质量奖、跻身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实控人王水福更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浙商。
市场的认可同样掷地有声,庆典现场签约的四大重点项目,印证着“西子质量”的行业吸引力与全球影响力。与汝州天瑞煤焦化携手的绿色智能低碳环保装备升级项目,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转型;与北京首钢合作的国内首台套145MW高效亚临界煤气发电项目,将钢铁行业发电效率提升至43%,实现环保与效益双突破;与斯里兰卡LTL集团再度牵手的KWP350MW联合循环电站项目,延续双方成功合作经验,为斯里兰卡核心区域提供稳定电力,进一步巩固海外能源装备市场领先地位;与青岛华丰伟业签署的海外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则整合资源拓展全球电力工程服务市场,为海外业务布局注入新动能。
以质量为钥以技术为基
庆典现场,西子洁能总经理刘慧明表示,七十年来,西子洁能从一个普通的打铁铺起步,成长为国家级余热锅炉领军企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发展为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并举,实现了光热、核能、储能等多元领域的协同发展;从扎根杭州,到业务遍及全球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西子这颗“杭州种子”已在世界能源舞台上绽放光彩。
西子洁能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也在一个个标杆项目中落地生根。
首台H级HRSG巴基斯坦9H项目,以自主知识产权打破技术垄断,打造当时全球容量最大联合循环电厂装备,填补亚洲空白,让中国在H级余热锅炉领域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首台亚临界级煤气炉瑞丰钢铁项目,突破钢铁煤气发电技术瓶颈,将发电效率提升至42%,年减排二氧化碳70万吨,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国际标杆。
首台光热电站德令哈项目,以核心熔盐储能技术支撑国家光热示范工程,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2万吨,彰显在清洁能源储能领域的硬核实力。
岭澳一期核电四器项目与核级太平岭项目,则一步步夯实西子洁能在核电装备领域的根基——前者拿下当时岭澳核电国产化最大订单,攻克66项技术难关、斩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奖,为核电设备国产化铺路;后者作为企业获核级制造许可证后的首个订单,成功叩开核级高端装备市场大门,为后续深耕核电领域奠定基础。
近年来,西子洁能始终保持向前的脚步,拿到民用核二三级制造许可证,是西子洁能深耕核电领域20多年的成果。
70年前,杭州锅炉厂为国家重工业建设“添砖加瓦”;70年后,西子洁能为全球“双碳”目标贡献“中国力量”。聚焦未来发展,西子洁能表示,将向着“百年西子”再次出发,继续以“为人类改善环境”为己任,在清洁能源领域不断突破,用中国企业的速度与实力,让“中国制造”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更具影响力。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