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假货事件曝光 KK集团“潮流零售第一股”之路蒙上阴影?

2022-06-22 12:29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李豪悦

    潮流零售企业KK集团,近期因为两年前售卖假货问题被曝光而陷入争议。

    6月20日,消费者张明(化名)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包括他在内有12名消费者曾在2020年7月从“K+会员”APP购买过一批口红,集体送检后显示全部为赝品。由于官方曾在页面承诺“假一赔十”,但目前KK集团仅对12人中的两位消费者进行了十倍赔偿,因为只有这两位消费者提起诉讼,并成功拿到法院判决书。

    张明作为消费者代表向记者表示,他们剩余十人被要求签署保密协议,才能拿到赔偿。记者没能看到保密协议的具体内容,但从维权消费者提供的录音中记者听到,张明质问企业何时赔付时,企业方律师表示:“这个我给不了你答复。”并表示,“有法院判决就按法院判决来,如果接受不了这个方案,那就走法律途径。”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联系了KK集团,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已经根据法院的判决进行了赔偿,后续如果有不在判决书范围内的要求,公司肯定是不支持的。

    KK集团即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快客”),创立于2015年。旗下拥有“KK馆”、“KKV”、“THECOLORIST调色师”、“X11”多个集合店品牌。公司从2016年至今已完成7轮融资,2021年7月份完成F轮融资后估值达到30亿美元(约191亿元人民币)。2021年11月,KK集团奔赴港股上市,欲成为“潮流零售第一股”。

    公司称运营公司对供应商监管不力导致售假

    本次涉及假货争议的正是KK集团旗下的重要品牌“KK馆。”

    KK集团方面表示,“K+”前身为KK集团旗下的KK馆电子商城,已于2020年6月移交由广东腾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腾客”)运营,并于2020年8月11日正式完成交接。此后快客不再参与该平台的运营,亦与其无业务往来。

    “该案发生于2020年7月份,当时正处于‘K+’迁移期间,因交接时间等原因,法院认定快客应承担此次售假风波的部分责任,对此,快客服从司法判决,并已及时向消费者支付相应金额。”上述负责人说道。

    张明认为,“假一赔十”是官方主动承诺,如果只有靠每一位消费者起诉才能拿到应有的赔偿,那企业承诺也就形同虚设。在“假一赔十”纠纷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未来还如何说服用户相信平台货源真实?

    对此,公司方面回应,“快客一直在跟其余十位消费者协商解决赔付的问题,双方就此事还在沟通,对方也在提出新的诉求。公司希望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但如果私下沟通无法达成一致,将不排除依照司法程序解决的可能。”

    但对于假货问题,公司方面回复记者,“据了解,此次‘K+售卖假口红’案,因腾客对合作供应商内部监管不力导致,该供应商已就此事造成的损失向腾客道歉并予以赔偿。”

    还能做“潮流零售第一股”吗?

    目前,KK集团招股书已经失效。对于何时更新数据,KK集团一位高层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工作都还在正常推进。

    事实上,“假货事件”曝光前,各大券商都曾发布研报看好KK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6月份兴业证券海外消费行业研究分析师发布《KK集团:以产品+门店+数字化取胜的潮流零售集团》。在此之前,国泰君安、东吴证券、国海证券、广发证券、天风证券都曾针对KK集团发布研报。

    根据兴业证券研报介绍,2020年-2025年中国潮流零售市场中,增速靠前的细分赛道为潮流玩具,达到24.5%、美妆达到20.7%。KK集团旗下品牌KKV及KK馆在2018年-2020年共取得194.9%的GMV复合增速;THECOLORIST在2018年-2020年取得2887.5%的复合增速,远超行业龙头品牌及行业平均增速。

    此外,KK集团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1.55亿元、4.64亿元、16.46亿元和16.83亿元,毛利分别为4979.2万元、1.26亿元、5亿元和6.1亿元。

    营收和毛利都在增加,但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2019年和2020年,KK集团净亏损额分别为0.79亿元、5.15亿元和20.17亿元;2021年上半年,KK集团净亏损43.97亿元。

    兴业证券研报中分析,因上市前需记入融资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净利润出现大额亏损,实际上,尽管公司快速扩张时期需要大量费用支出,但公司经调整的净利率已逐步向好。

    这意味着,如果KK集团招股书在三个月内顺利更新,依然有望成为“潮流零售第一股”。

    但此次售假问题难免令投资者担忧KK集团的上市之路会蒙上阴影。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KK集团是最近几年抓住国货、新消费市场风口,迅速蹿红的代表,产品基本都围绕“Z世代”用户感兴趣的领域,原本会朝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发展,但假货事件确实让企业变得比较尴尬。

    “针对此次售假问题,KK集团的处理过程缺乏经验,目前来看,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积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张毅说。

    对于是否会影响上市,一位财经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一些负面事件不会造成潜在的、特别是不确定的利益损失,对上市的影响就非常有限。除了注重成长,企业可能需要考虑经营管理能否跟上,才能避免此类事件再发生。

(编辑 张伟 才山丹)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