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摘掉挂靠企业“红帽子”已是当务之急

2021-01-21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前有中铁系40亿私募爆雷,后有众多名义上有国资背景的P2P网贷平台跑路,冒名挂靠国企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谓不严重。

    然而,时至今日,央企、国企挂靠市场却依然活跃:可选资源丰富、明码标价、全流程代办,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在此灰色链条下,挂靠的“假央企”、“伪国企”数量迅速扩张,并顶着央企、国企的名头招摇撞骗。

    众多民企不惜每年支出高昂的挂靠费用也要伪装成国企,根源在于市场上的“国企信仰”生态尚未得到扭转。民营企业戴上“红帽子”,可以获得金融机构更有力的贷款支持,有助于拿下地方上更多项目。但是,这并非正常的竞争手段。各参与主体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应有之义,营造国企、民企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尤为重要。

    当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已经全面实施,清单之外,不得对民企采取额外准入管制措施。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1年的重要任务,其中就包括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等内容。因此,摘掉挂靠企业“红帽子”是当务之急。

    但是,国有主体撤出对挂靠企业的投资,在程序上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因此,国有主体想要单方面解除代持、退出挂靠企业股东身份非常困难。另一方面,挂靠企业在设立或挂靠时,工商部门仅对所提交资料进行形式审查,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便作出准予登记的决定,并不需要核实材料的真实性。反之,如果国有主体想撤销挂靠企业,则有复杂的程序要走,且要提供确凿的被冒名证据。

    因此,必须从提供挂靠服务的机构和个人,以及挂靠企业实际控制人入手,对其采取更坚决、强硬的措施,将挂靠企业股东背景恢复至原本状态。相关挂靠行为还可能涉及腐败问题,那些以管理费为名的挂靠费用,究竟有没有流入个人口袋,需要严查。

    保持企业信用信息的真实,是一家公司诚信经营的基础。当前,国企改革在稳步推进,国企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国企与民企应该在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同台竞技,制度、政策持续完善,待遇差别要继续消除。唯有如此,才能在根源上解决国企挂靠乱象,让市场环境更加风清气正。

  • 相关资讯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