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小罐茶启动多元化战略 欲做中国版雀巢

2019-07-10 13:20  来源:证券日报网 夏芳

    本报记者 夏芳

    彼时,“万家中国茶企,为何不如一个立顿”的报道曾让茶行业人汗颜。如今,历经4年打拼的小罐茶,或正在改变中国茶面临的窘境。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当金罐茶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后,小罐茶又推出多泡装系列产品上市,此举或意味着小罐茶多元化战略迈出实质性一步。

    “小罐茶在创业初期就制定了产品多元化战略,金罐系列和多泡装系列正是在小罐茶产品多元化战略下,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而研发和推出的不同产品。”小罐茶副总裁徐玉海如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在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当一个品牌具有了一定高度,从品牌和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就必须走多元化战略之路。而小罐茶多泡装拥有一个更为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满足了他们更多样化的需求,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启动多元化布局战略

    事实上,小罐茶的面世让众多消费者改变了喝茶方式,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自2015年上市以来,不到4年时间,小罐茶市场规模达到20亿元,在茶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对于新推出的多泡装系列产品,小罐茶市场中心总经理梅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小罐茶的初心是让更多人简单方便喝到好茶。小罐茶金罐系列以‘一罐一泡’,更多满足消费者的待客用茶需求,迅速获得消费者认可。这次多泡装主要是针对自饮群体,为他们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让更多人可以简单方便喝到好茶。”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具有喝茶习惯的消费者在买茶和喝茶时有着很多痛点。比如茶叶开封之后,如果不在短时间内喝完,经常会因为保存不善造成口感不好;要是经常出差,怎么方便携带,还有如何判断茶叶的品质是有保证的、值得放心的,这样的问题都困扰着消费者。

    对此,小罐茶副总裁徐海玉则表示,“多泡装一是采用充氮保鲜技术(大红袍和普洱熟茶除外);二是罐口外铝膜密封、罐盖内附密封垫的双重密封;三是采用奶粉罐材质和加工工艺,达到食品级密封。这些可以有效地让剩余茶叶减少外部潮湿、氧化等因素影响,更持久地新鲜保存。”

    也就是说,小罐茶给消费者呈现出的是一款标准化的消费品,而非农产品。能做到这一点,全部得益于“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茶为国饮,但是在中国市场上,青睐咖啡的国人越来越多,而“万家中国茶企,不如一个立顿”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小罐茶能否改变中国茶,的窘境呢?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茶长期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的尴尬局面。买茶时“无标准”,喝茶时“太繁琐”,导致越来越多国人亲咖啡而弃茶。从农产品升级为消费品,从品类升级为品牌,考验中国茶发展的是标准化。

    小罐茶在创立伊始,就确立了以消费品思维为核心,打造现代派中国茶品牌,和八位制茶大师携手,通过统一价格、统一规格、统一等级等方式,帮助大家建立了对中国好茶的认知标准。

    徐海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茶的故乡,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在世界范围影响力的扩大,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必然会影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届时会有很多世界级的中国消费品品牌,茶叶必然不会缺席!到时会有很多强大的中国茶叶企业,小罐茶会当仁不让的。

    小罐茶欲做中国版雀巢

    事实上,标准化是中国茶发展的不二之选,但这背后考验的是茶企贯通产业链的战略和决心。

    在梅江看来,“把复杂交给品牌,把简单给到消费者,这是小罐茶在做的事。我们就是坚持消费品思维、标准化产品,做好中国茶。”

    作为现代派中国茶,小罐茶坚持“大研发、全产业链”战略,对茶叶的生产和种植环节进行现代化布局和升级。

    徐海玉表示,小罐茶成立了“茶叶工业装备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分别聚焦茶叶工业化课题,以及研发具有高辨识度的茶叶产品;同时,在黄山,公司正在建设全球茶业领域首家工业4.0智慧工厂——黄山中央工厂,该项目总投资将达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小罐茶的大师制作曾被人诟病。对于大师在制茶过程中的作用,徐海玉表示,虽然每一罐茶不是大师亲自炒的,但是,小罐茶是将大师的工艺通过技术化手段模拟到机器设备中,形成规模化生产。

    据介绍,作为小罐茶的“首席产品经理”,制茶大师是产品标准的制定者,也是生产过程和品质的把控者,他们核心价值在于积年累月的制茶经验,在于将个人高超技艺,为现代化的生产做指导和监制,既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优良制茶技艺,又借助现代科技,生产出更多的高品质、高标准好茶,满足消费者喝到高品质好茶的需求。

    小罐茶上市4年时间,目前已经做到20亿元的市场规模,但是,在小罐茶高管的战略字典中,他们有更大目标,那就是将小罐茶打造成一家国际化中国茶企业。而他们的对标企业并非同行业的立顿,而是雀巢。

    “行业内我们目前没有对标的企业,但是,在消费品公司中,我们更愿意向雀巢学习。”徐海玉如此对本报记者表示。

    事实上,小罐茶推出的多泡装不仅为茶叶主流消费人群提供了一套标准化解决方案,其折射的标准化以及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更是对中国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启示和新路径。“未来,面向年轻群体,小罐茶计划在未来推出更加酷炫、时尚的产品。”

    另外,作为一家现代派中国茶企业,小罐茶懂得用现代化技术赋能,公司集合了西门子、IBM等全球智能制造领域顶尖资源,以期共同加快中国茶行业转型的步伐。

    目前,小罐茶和西门子重点依托小罐茶黄山中央工厂,在数字化运营能力建设、生产管理顶层设计、数字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而小罐茶与AI巨头IBM将携手探索定制化的AI自动除杂生产线,通过最先进的认知视觉检测,识别茶叶中的各类杂质,同时自动化地完成从上茶、输送、拍照、分析、挑拣、复检、收集等茶叶除杂的各个程序,从而实现小罐茶加工生产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编辑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