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小笋
10月29日,商务部等五部门办公厅印发《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构建以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基础,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业态丰富、供给优质、安全便利的城市商业体系,激发城市商业发展内生动能,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表示,当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方案》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供给侧通过业态创新与品质升级满足多元化需求,需求侧借助场景优化与服务提升增强消费意愿。在政策推动下,商业空间正实现从“卖商品”到“卖体验”的深层变革,加速商业从“功能性空间”向“文化消费目的地”转型,推动内需扩容与消费提质形成良性循环。
业态创新成突破口
《方案》提出,引导城市商业设施与旅游景点、历史建筑、演艺场馆等协同联动。“文商旅融合”的导向也被专家视为政策核心亮点。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总监刘有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方案》的实施将促进消费业态进一步丰富。商业融合发展应聚焦于三个关键层面:“深度挖掘地域文化,将地方特色元素有机融入商业空间,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全面提升消费体验,通过优化业态组合与服务设计,实现购物、旅游与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完善商业配套设施,打通消费各环节衔接,构建便捷高效的消费闭环,从而增强消费者停留意愿与复购频率。”
“‘文商旅融合’是《方案》亮点,聚焦文化IP与休闲场景深度延展。国内应以文化街区、地方旅游资源闭环构建为着力点,如古城街区变沉浸式购物场,既满足文化体验需求,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这有助于整合文化创意与商业地产,打造独特消费地标,提升中国城市软实力,吸引国际游客,巩固全球消费枢纽地位。”珠海黑崎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方案》聚焦诸多新业态,意在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推动消费场景创新,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的追求,促进消费向品质升级加速转变。”陈兴文告诉记者,《方案》通过景观化、体验化和品牌化,打造沉浸式场景,使商业空间成为吸引游客的网红打卡地,提供互动性和文化输出能力,同时嫁接文化IP形成独特商业符号,从而提升文化价值溢价,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高品质场景和社交化消费的需求,为城市经济注入长期发展的持久动力。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此外,创新业态模式也被认为将助力消费结构的升级。
刘有华告诉记者,传统折扣业态与新兴店铺模式将形成互补,共同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电竞、运动等新消费场景不断拓展行业边界,推动商业从单一销售功能向“购物+体验”一体化转型,不仅提升了消费品质与趣味性,也有力激发了市场潜力。
上市公司也在围绕政策提及的相关方向积极布局。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隆雅图”)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元隆雅图正在实践的“大IP文创”战略与《方案》提出的方向不谋而合。我公司正在全面进军C端零售业务,以“元隆元创”品牌为核心进行多元化渠道布局,融合线上+线下渠道进行一体化运营,同时,加大国潮IP合作和产品开发力度。政策对文化、文旅消费的支持和引导为我公司开展IP文创C端零售业务带来了重大机遇,未来消费场景的丰富、业态的升级将带来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公司IP文创业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元隆雅图正在大力推进多元化渠道布局和加速产品开发,和更多业态进行融合发展。以产品开发为例,我们签约了多个环球经典动漫IP,开发多款毛绒产品、挂饰和冰箱贴产品在线上线下成为热销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上述元隆雅图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