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乔宇)9月16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召开主题为“融合量通智 共启新未来”的量子科技前沿创新论坛,与产学研各界深入探讨量子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机遇,共话行业瓶颈与破解路径。论坛期间,中国移动正式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等系列成果,并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发起成立“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助力北京建设量子计算创新高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段路明,以及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昌平区委政府相关领导,中国移动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程建军等出席活动。
程建军表示,中国移动自2019年起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牵头承担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在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方面形成了系列攻关成果,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程建军表示,当前量子计算在软硬件核心技术攻关、规模化应用、人才培养以及长期稳定的市场战略投资等方面还面临着很多挑战。针对这些挑战,中国移动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与学术界伙伴集智共创,推动量子计算硬核成果攻出来。二是与产业界伙伴聚力共赴,促进量通智算融合能力用起来。三是与教育界伙伴凝心共育,助力高端复合创新人才育出来。四是与投资界伙伴携手共赢,助推量子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投出来。中国移动愿与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探索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等载体,加速量子计算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进程。
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该装置支持100量子比特的精准操控,在单比特保真度、双比特保真度、初态制备与探测错误率等关键指标上,综合性能达到业界一流水平。中国移动将开放量子计算装置、算力资源和算法验证环境,与合作伙伴协同突破量子计算的技术和应用瓶颈。
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中国移动携手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汇聚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全面加速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创新,构建开放协同、互利共赢的量子科技合作新生态,助力北京建设量子计算创新高地。
(编辑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