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创新奇智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3% “一模一体两翼”加速落地

2025-08-26 16:4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袁传玺

    8月25日,创新奇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奇智”)召开业绩沟通会。创新奇智高管们就投资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2025年上半年,创新奇智实现营业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22.3%;经调整净亏损大幅收窄至668万元,同比减亏82.1%。

    “创新奇智在经历了2024年阶段性的战略调整后,于2025年进入‘转守为攻’的新阶段。”创新奇智执行董事、CEO徐辉在业绩沟通会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在营收增长、毛利率提升、亏损收窄、经营现金流改善以及财务稳健性方面,均取得了全面进步,整体经营处于公司创立以来的最优水平。

    现金流创历史最优水平

    从财务数据来看,创新奇智2025年上半年多项核心指标实现大幅改善。创新奇智“AI+制造”核心业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7%,占比提升至79.5%。毛利润达2.45亿元,同比增长26.7%,毛利率提升至35%,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连续五个报告期实现增长。

    更为关键的是现金流表现。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仅为840万元,同比改善67.6%。平均每创造1亿元营收仅消耗约120万元现金流,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徐辉指出:“在收入大幅增长的时候,我们大幅改善了经营现金流,这也体现了公司良好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这个数字在同行业中是最好的。”

    同时,创新奇智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668万元,亏损率仅为0.96%,同比改善82.1%。徐辉强调:“我们的亏损率已经到了1%以内,这体现了公司良好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截至6月30日,公司账面现金约10亿元,无贷款、无负债,具备持续3年以上的财务安全边际。”

    此外,在研发方面,研发投入在报告期内同比提升11.2%,累计申请专利约1400件,其中80%以上是发明专利;累计确权专利630件,其中发明专利407件。创新奇智的“奇智孔明AInno GC工业大模型”通过国家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成为青岛市首批获得备案的大模型。

    技术与生态双轮驱动

    “今年以来,创新奇智确立了‘一模一体两翼’。”创新奇智CTO张发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模”是一个工业大模型。在这之上,“一体”为公司构建了智能体平台,Agent“一模一体”。“两翼”一是向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方向去发展,另外一个是向信息化运维的工业软件方向去演进。

    在产品层面,创新奇智围绕工业场景持续打磨核心技术。其自主研发的ChatRobot平台已实现从第一代CR-1到第四代CR-4的持续迭代,具备“多模态感知、端到端生成、云边协同控制”等关键能力,并已与库卡、擎朗智能等头部机器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一脑多体”的工业具身智能生态。

    在工业软件领域,创新奇智与全球基础设施工程软件龙头Bentley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Image-to-CAD生成式设计产品“iPID”,实现从静态图纸到智能PID的自动化生成。该产品于8月26日正式发布,并计划年内实现商业化落地。徐辉透露:“我们与Bentley的合作从产品化到商业化预计将在6个月内完成,年内有望产生实际营收。”

    在生态建设方面,创新奇智坚持“技术产品+行业场景”的双轮驱动模式,已与华润数科、亨利加、阿里钉钉等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例如,与华润数科共建工业大模型开发平台,已完成华润微电子、东阿阿胶等内部场景的智能体落地;与亨利加在香港合资成立“亨利加数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探索RWA资产代币化等前沿方向。

    “我们所处的赛道是绝对核心的,也是前途无限的。”徐辉表示,“人工智能不再是单纯比拼模型参数,而是要比谁更能将技术与行业Know-how、工程化能力和商业价值深度融合。我们只做一米宽、百米深的事情,聚焦制造业,做深做透。”

(编辑 丛可心 张昕)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