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贾丽)当下,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正在北京召开。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发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DOBOTAtom第二代产品,重新定义了机器人商业化的门槛,实现了对工业、商业、家庭场景的贴身适配。
同时公司持续完善“机械臂+人形+多足”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并宣布具身智能机器人已从技术探索阶段迈入规模化价值创造新阶段。
具身机器人实现可落地、可复制、可规模推广
在会展的工业制造展示区域,DOBOTAtomⅡ左手将机械臂轴承旋紧至0.1毫米公差内,右手同步将不同规格的零件分拣至六宫格料箱,实现双脑决策+双臂协同,将成为重新定义工业流水线的柔性生产标准。
从作业劳动到情感陪伴,商业应用和生活服务场景渗透。在互动区域,DOBOTAtomⅡ展示出其落地商业、生活场景的巨大价值空间。
在“接打爆米花”高动态任务中,DOBOTAtomⅡ展现出了灵活上下肢协同控制能力与瞬时反应速度,除了能够在狭窄的操作台之间灵活转身,平稳精准地将爆米花倒入盒中递给观众,还能快速回应观众挥手、比心、鼓掌等互动需求。
越疆负责人表示,目前公司联合产业链,让具身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可落地、可复制、可规模推广。越疆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已获得全球顶尖客户的强力验证,覆盖产学研全链路的工业、商业、家庭全场景闭环。
例如公司与腾讯RoboticsX实验室、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摩院等权威学术与研发机构达成深度合作,奠定技术前瞻性;与机电龙头合椿机电品牌等全球客户伙伴网络,构建跨地域、跨场景商业化落地矩阵。
同时,公司正在建立开放平台、跨界整合,其中平台凭借统一算法底座,无缝兼容协作机械臂、轮式机器人、人形及多足机器人,实现“一套系统,多形态操控”,打破硬件形态壁垒。
这一平台不仅能够包罗多用户、多形态的机器人进行学习训练,还能从多元化的部署场景产生海量的真实数据,反向驱动算法的迭代升级,为未来的通用AI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物理执行接口和环境测试平台,形成“硬件-算法-场景-生态”四维协同的有效闭环。
从独立运作迈向生态协同
通过今年的WRC,越疆的目标不仅仅是一个“造机器人”的企业。通过多形态产品矩阵、通用性具身智能平台,越疆构建了从硬件到算法、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从实验室到场景应用验证的立体化竞争壁垒。
越疆首席科学家郎需林表示,人形机器人不会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平台级生态系统。人形机器人生态的演进路径,大概率会重演智能手机的生态发展。
对于,人形机器人的生态未来会朝哪个方向走,郎需林认为,人形机器人不会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平台级生态系统。人形机器人生态的演进路径,大概率会重演智能手机的生态发展:先由硬件厂商带动产业热度;再由“大脑”和“应用”主导行业分层;最终形成开放协同、模块互换的具身智能生态。
(编辑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