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刘冬
巨幅商誉计提、存货跌价计提,延华智能业绩预告上演大变脸。
1月29日,延华智能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8年1-12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0亿至-1.70亿,同比变动-1091.94%至-774.52%。对比同花顺统计的建筑装饰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0.40%。
而早在2018年三季报中,对比2017年盈利2520万元,延华智能预计2018年全年可盈利1066万至1600万大幅下降。如今下修业绩预期由盈转亏,预计亏损1.7亿至2.5亿。
延华智能表示,业绩修正的主要原因如下:
对收购成电医星计提商誉减值超1.7亿:2015年,公司收购成都成电医星数字健康软件有限公司(以简称“成电医星”)75.238%股权,并确认商誉29,723.33万元。在各项因素影响下,成电医星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不及预期,收购产生的商誉存在减值迹象,公司拟对公司收购成电医星产生的商誉计提约17,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金。
对收购美迪希兰计提商誉减值820万:2016年,公司收购北京美迪希兰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迪希兰”)51.00%股权,并确认商誉821.78万元。经过对美迪希兰未来经营情况的分析预测,公司拟对公司收购美迪希兰产生的商誉计提约820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金。
计提存货跌价2300万:公司对存货可变现价值进行复核,发现部分存货可变现净值下降,拟计提约2,3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
某业内人士如此评价年底商誉减值连环爆雷现象:以前年度不产生商誉减值,甚至2018年前三季度报告都没有减值迹象,但第四季度突然全额减值,从小处说是信披有问题,从大处说是做假账。
亦有股权私募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存货跌价计提存在调节利润的可能性,比如第一年计提存货跌价,第二年做成营业外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下半年,延华智能出现了高层人事震荡。2018年12月7日,高级管理人员盛想福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裁助理的职务。2018年7月,公司原财务总监王菁辞职。2018年三季报中,公司会计负责人为黄慧玲。
延华智能业绩骤降与近两年的实控人纠纷不无关系。
2016年8月,延华智能原实际控制人胡黎明因涉嫌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在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批准逮捕,并因此辞去延华智能所有职务。
据延华智能2016年12月31日公告,上海市第二中级法院于当年12月27日开庭审理胡黎明一案,判处胡黎明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50万元,胡黎明放弃上诉。
2017年底,胡黎明谋求控制权转让。根据延华智能当时的公告,雁塔科技先是以8.42亿元交易作价受让胡黎明6738.9万股(占总股本9.41%);胡黎明另外将其所持的6738.9万股(占总股本9.41%)的投票权委托给雁塔科技行使。因此,雁塔科技在公司中拥有投票权的股份数量合计为1.3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82%,成为第一大股东和控股股东。
然而,截至目前,雁塔科技仍然有股权转让款及资金占用费约1.31亿元尚未支付给胡黎明。
根据1月10日延华智能公告,因胡黎明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申请,雁塔科技持有的3499万股被司法冻结,占雁塔科技持股比例的51.93%,冻结期限达三年。
本次冻结股份数占雁塔科技持股比例逾一半。令外界最为担心的是,若此事影响上述表决权的收回及司法处置,或将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截至2018年9月30日,延华智能第一大股东上海延华高科技有限公司持有17.41%股权,胡黎明持有9.46%股权,雁塔科技持有9.46%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