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民生加银基金宋永明: 着重发力主动管理水平 保持公司股债产品均衡

2019-03-11 00:59  来源:证券日报 王明山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明山

    市场风格快速从债市切换到股市、科创板推出在即、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获批,不确定性仍是今年资本市场躲不开的话题。

    对公募行业来说,未来产品的布局思路是整个资管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特别是规模庞大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对当下产品架构的规划,深刻影响着整个公募行业的产品结构。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了民生加银基金副总经理宋永明,谈及2019年民生加银基金的产品布局方向,宋永明说道:“一是要调整存量产品,强调主动管理水平,对持有人结构进行逐步改善;二是要优化增量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要维持股债产品的均衡,并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布局量化基金、ETF等创新型产品。”

    货基等产品保持现规模

    债基提高个人投资者比例

    成立于2008年11月份的民生加银基金,在过去十余年间快速发展,旗下产品线基本完备。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该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341亿元,非货币基金规模912.55亿元,在131家公司中排名第20。剔除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基后的管理规模也有471.81亿元,在去年全年增长208.4亿元,规模增长量在全行业中排名第7。

    不同份额基金合并统计,民生加银基金旗下公募共有45只基金产品。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型债基,第二类是除货币、理财型基金外的固定收益类基金,第三类是权益类基金。

    针对第一类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型债券基金的管理思路,宋永明说道:“银行系基金公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基的规模占比较高,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基金公司均选择不再将此类产品作为公司发展的重点。从今年开始我们就全面调整,弱化货币基金和短期理财债基销售业绩考核,但是,我们会在证监会允许的范围内,尽量稳定这些产品的规模,保留住这部分管理费收入”。

    而针对固定收益类基金,民生加银基金的调整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宋永明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了去年的一则成功案例:“去年我们就想把民生加银鑫享债券转型成以零售客户为主的产品,该基金在2017年年末规模是18.61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仅有0.04%。通过全体零售、渠道的共同努力,现在这只基金的最新规模已经突破100亿元,其中有超过80亿元的资金都是来自散户。”

    宋永明介绍称,目前公募基金市场上的债券基金,个人投资者资金占比仅在10%左右,而民生加银鑫享的零售客户占比已逾80%,民生加银基金的思路就是把民生加银鑫享债基作为一个范本,对其他债券基金产品进行相应的调整。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该公司接下来将要发行民生加银添鑫纯债债券基金,民生加银基金会把它做成像民生加银鑫享这种以零售客户为主的产品。另外,政策性金融债风口仍在,相关产品也在审批流程中,相关发起式和其他机构产品也在申报。

    对权益产品进行分类处理

    今年布局三类主题基金

    而针对权益类基金的调整思路,宋永明同样清晰而笃定——“分类处置,区别对待”。宋永明表示,对不太符合市场需求的权益产品,会坚决地进行清盘,降低公司在这些产品上的维护成本。相反,对于受市场欢迎的、业绩优异的权益基金产品,要在今年加大持续营销力度,进一步强化“拳头产品”效应。

    “今年公司会布局一些主题鲜明、特色明晰的权益基金产品。既是为了应对当前随时可能到来的市场行情,从长远也是补齐公司产品线的需求。”基于对A股市场长期投资机会的判断,宋永明表示,民生加银基金会按照三个主题发行权益基金:一是可持续发展主题基金,这类基金无论是对资本市场,还是对基金业的发展,都意义重大;二是医疗主题基金,医疗行业得到政府扶持,仍然具备投资价值;第三,消费主题基金,大消费行业属于比较长周期、高景气度的行业。

    除此之外,基于对宏观经济金融和市场形势的整体判断,民生加银基金在维持全年股债产品均衡的前提下,正在筹备的指数产品、量化产品将成为2019年公司产品发行的一大特色,以弥补此前两类产品缺乏的缺憾。

    他介绍称:“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基特别是政金指数债基是今年产品布局的重点。在当前市场利率仍在低位运行,股市预期不稳的情况下,政金指数债基以其持仓透明的特点,应该会得到市场的追捧。另外,公司专门从海外引进专业人士,来牵头成立量化与另类投资部,希望今年能在量化投资方面打开破冰之旅。另外,我们在去年12月份引进了ETF交易系统,并成立了ETF与指数投资部,希望通过加强公司在工具型产品的这种开发方面,公司在这方面下了比较大的决心,也准备做比较大的投入。”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