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监管之声 > 正文

多家上市公司领巨额罚单 对严重违规行为重拳出击

2023-12-27 11:54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毛艺融

    进入12月份以来,已有包括如意集团、*ST博天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或信披违规被罚超千万元。森源电气原控股股东更是因操纵证券市场被重罚6.16亿元,劲拓股份实控人因合谋操纵股价被罚没6.61亿元并禁入市场。

    综合近期对上市公司受到的相关处罚看,惩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同时,针对小问题“及时矫正”“打早打小打疼”。例如,针对上市公司较小金额的违规减持,监管层要求必须将减持部分悉数回购,交易若盈利上缴上市公司,如亏损则需自行承担。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针对不同情况开具罚单其目的在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监管近期对特定股东违规减持、出借账户、非法证券投资咨询等违规现象的打击,也体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趋势,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意味着更为强大、更加锋利的“监管利齿”。

    对严重违规行为重拳出击

    监管层持续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加大对财务造假、欺诈发行、操纵证券市场、信披违规等违法行为的重拳打击。一方面,罚单金额动辄千万乃至上亿元。另一方面,针对轻度违规行为轻度处罚,既做到及时惩处,又给予上市公司改正机会。

    操纵证券市场是常见的千万元以上罚单原因之一。例如,劲拓股份12月18日公告称,实控人因合谋操纵劲拓股份股价,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1.65亿元,并处罚款4.96亿元,违法所得及罚款合计6.61亿元。

    财务造假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亦受到监管严厉打击。例如,紫晶存储、泽达易盛等公司因财务造假已经退市,且相关中介机构设立赔付专项资金账户。*ST博天则因业绩造假拉响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警报。

    谈及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屡禁不止的原因,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卢鼎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行为的违法成本低,获得的资本收益大。另一方面,相关案件涉及的专业门槛高,违法行为的证据获取难,相关问题界定模糊,相关中介机构缺乏独立性等诸多因素存在,只有从制度、法治以及市场机制等多层面规范约束企业,才能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强调差异化监管

    事实上,监管层对严重违规行为强化事后处罚,对轻度违规行为强化及时矫正,实施差异化监管,体现了过罚相当原则,有助于提升监管的适配性、有效性。

    以违规减持为例,针对不同类型的减持违规,证监会开出差异化罚单。一方面,对于违规情节较轻的减持,以声誉处罚、回购股份为主。比如小崧股份的控股股东致歉后迅速购回减持股份,以实际行动积极快速消除违规行为影响。

    另一方面,对于情节较重的违规减持,尤其是涉及减持以外其他违规行为的,则被给予明显更重的行政处罚。比如,在8月27日减持新规发布后,我乐家居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顶风违规减持,被合计罚没近50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4家上市公司相关人员因涉嫌短线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要实现监管效应,在精准打击证券市场违规行为的同时,要结合违规行为的基本事实、违规行为的动因、所违反的法律规范的层次、违规行为对市场造成的影响,综合考虑后进行最终的处罚,做到处罚得当。”郑彧表示。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卢若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不同违规情况开出不同的“罚单”释放出践行法治精神,有错必纠的监管态度,并且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监管的科学、有效性。同时,随着证券市场违规行为日趋复杂化,可以细化信息披露制度、借助金融科技工具提升监管水平等,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

(编辑 郭之宸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