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萌
针对绿色贸易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商务部日前印发《关于拓展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实施意见》作为绿色贸易领域首个专项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创新引领的鲜明特点。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我国绿色贸易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比如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存在短板、物流环节降碳潜力有待挖掘、支撑保障体系不够完备等问题,制定了针对性举措。
商务部:推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
当前绿色转型是世界经济重要的发展趋势和增长引擎。李成钢表示,将持续提升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绿色含量”。在已经签署的自贸协定中,推动纳入了贸易与环境的相关内容。将持续推进自贸谈判,大力推动双向市场开放、削减非关税壁垒、提升规则承诺水平,推动标准与合格评定合作,为企业创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此外,深化国内改革对接国际绿色标准。将对国际标准和经贸规则进行认真研究,并持续对接,推进在环境标准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国内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目前,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快与主要贸易伙伴实现标准互认。推动中国绿色产品、技术和服务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
中国人民银行: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
谈及金融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金融部门主要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基金等工具,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发展。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支持绿色服务贸易发展:一是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应用,支持创新信贷、债券、股权等融资方式。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围绕研发设计、物流运维、碳排放认证和评价、废旧资源回收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加大融资支持,降低轻资产、绿色服务贸易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因为轻资产企业没有太多可以抵押的资产,所以降低它们的融资门槛,有助于帮助它们获得融资。三是支持在全球金融市场发行绿色金融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中国绿色资产。以金融业双向开放,赋能绿色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王信说。
为支持绿色贸易发展,王信介绍,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可持续金融标准,进一步修订《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强化政策激励,支持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绿色贸易需求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多针对性金融服务,为绿色贸易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度国家绿色工厂遴选和培育工作正在进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王鹏表示,通过近年来工作,截至2024年底,累计创建了451家绿色设计企业,开发推广了绿色产品超过4万个,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家,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比超过20%。2025年度的国家绿色工厂遴选和培育工作正在进行,到明年会有更多企业迈入绿色工厂行列。
王鹏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更大力度普及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加快产品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循环利用等全链条的绿色转型升级。“点线面”结合,打造绿色产业生态,为拓展绿色贸易夯实产业基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支持外贸企业绿色发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司长国焕新介绍,目前,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已覆盖电器电子、家具、建材、快递包装、塑料制品、洗涤用品等122种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产品,共发出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近4万张,涉及获证企业8千余家,绿色产品认证已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加绿色产品供给、推动行业绿色生产消费、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国焕新表示,下一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继续深入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支持外贸企业绿色发展。一是协同推进;二是强化监管;三是宣传推广;四是加强国际合作。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