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昱
7月1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近年来,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更好服务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技术产业、机器人产业三个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5月底结束的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显示,三个领域共减免企业所得税1.97万亿元,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持续发展壮大。
“上述三个领域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税收优惠政策助力效果明显。”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97万亿元的减免税额充分体现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大力支持,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使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研发、生产、市场拓展等环节,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力。同时,三个领域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这样的增长速度反映出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整体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看这三个领域,数字经济持续发力。2024年度,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9%、2.7%。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5%、13.2%。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等13家头部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9%、19.7%,彰显数字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深度赋能。
高技术产业不断突破。2024年度,医药制造、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8.9%、7.5%。
“高技术产业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逐渐成为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之一。”宋向清说。
细分行业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1.7%、7.5%,航空航天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0.5%、26.3%,高端制造领域发展再上新台阶。
宋向清表示,我国在高端制造等关键领域的加速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器人产业蓄能提速。机器人领域步入发展快车道,近两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平均同比增长10.2%,发展势能持续释放。细分领域看,特殊作业机器人、服务消费机器人、工业机器人2024年度同比分别增长28.4%、12.4%、7%,多场景应用加速落地,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不折不扣落实落细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深化拓展“政策找人”,让应享的快享尽享。同时,依法严厉打击违规享受、恶意骗取税费优惠等违法行为,坚决防止政策“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持续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强大助力。
(编辑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