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启动“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 上海发力小微企业贷款全覆盖

2019-12-13 06:29  来源:中国证券报

    12月12日,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经信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税务局、市工商联共同推动,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召开“百行进万企”动员大会。上海市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参会。据介绍,“百行进万企”是上海银行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对接活动,辖内所有银行机构都将参与对接全市约65万纳税评级在B以上的小微企业。业内人士称,在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实践中,还有诸多实际操作中的困难需要克服。

    推动小微企业贷款

    “这是上海银行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融资对接活动。请每家机构审慎对待,务必要把‘百行进万企’当作一件大事去做,让银行的服务能全面覆盖那些还没获得信贷支持的小微企业。”上海银保监局一级巡视员李虎在动员大会上明确要求。

    上海银保监局方面介绍,“百行进万企”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精准”,银行机构将为纳税等级B级以上的小微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准融资服务;二是“全面”,确保对所有小微企业调查问卷全覆盖,对所有有意愿融资的小微企业上门走访全覆盖;三是“务实”,即银行机构通过落实一对一联系、上门服务,契合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小微企业实际需求,为小微企业度身定制融资服务方案。

    上海银保监局作为监管部门将对银行相关工作进行抽查督导,并和上海市经信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税务局、市工商联等相关部门合作,形成银行业参与、各部门合力服务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

    上海银保监局在会上提出,将通过本次活动建立五项机制,包括专门领导机制、沟通协调机制、监测督查机制、信息保密机制和融资长效机制,力争“百行进万企”取得长远实效。同时,要求各行要增强“主动送服务”的意识,变“坐商”为“行商”,主动联系企业上门走访,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并结合融资对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不足和差距,研究提升服务质效的举措,建立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从而下沉客户,开拓市场,做大小微金融市场的“蛋糕”,惠及更多的小微企业。

    股份行直面两道坎

    尽管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一些银行业人士坦承:小微企业贷款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仍旧需要制度设计方面的支持。

    “实话跟你说,我明年是不打算做小微了。太吃力了,我一年只赚了几百块,但是被罚了几千块。”某股份制银行的支行长赵先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抱怨道。

    赵行长介绍,他2019年做了五单小微企业贷款。其中有两单出现逾期。一家小微企业已明确表示2020年把贷款转到上海农商银行了。

    “上海农商银行有一些政策优惠或补贴,小微企业贷款低至基准利率。我们这些股份制银行没办法,又不是上海本地的,资金成本高,小微企业贷款最低也要上浮20%。客户跑了,我也没辙。”赵行长说。

    除了利率拼不过上海本地的银行,股份行对于小微企业的坏账,容忍度也不够高。

    赵行长介绍,他做的两单小微企业贷款出现逾期,他所在的银行表面上没有追责。但银行另外找了个借口,他今年的年终奖还是会被扣几千元的。“银行说我没把贷款客户的结算业务也搬到我们银行,就扣我钱了。”赵行长道。他算了一笔账,五年下来,他作为行长的年终奖总计不到20万元。

    赵行长建议,银行如果真的要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可以对支行压指标,但不应当把最后的追责指标也压到支行。“否则大家就会变相从小企业先收钱。比如,放100万元贷款,先找个名目收1万元。不然信贷员就是白干啊,责任还大。”赵行长无奈地表示。

    制度补缺

    对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李虎在动员大会上明确要求,做好“百行进万企”涉及到行内行外各方力量的总动员,各行要指定专门的部门进行牵头,做好行内部门、支行之间的协调,做好与市政府相关部门、监管部门和同业公会的沟通,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李虎指出,要结合融资对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查找不足和差距,研究提升服务质效的举措,建立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从而下沉客户,开拓市场,做大小微金融市场的“蛋糕”,惠及更多的小微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上海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为3736亿元,较年初增长22%,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个百分点;贷款户数49万户,占上海市所有市场主体数量的19%,贷款利率为5.87%,为全国最低地区之一;全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1.1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合计取消收费项目122项,少收费6.9亿元,进一步减轻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成本负担。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