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文章正文

产业转移别照单全收 西安需要“硬科技”

2018-08-18 01:10  来源:证券时报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提升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的经济体量、如何突出西部城市的定位,成为西部城市主政者经常思考的问题。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相比,城市的主要特点和优势有哪些?如何突出自身的这些优势,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看待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宏观经济学会会长、西安经开区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锐。

    东西部产业转移

    “看上去很美”

    在陕西省发改委工作20多年的赵锐,是一位精力充沛、颇有见识的青年学者,多年来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他起草制定了陕西省诸多重大发展计划,也是西安“硬科技之都”概念的提出者之一。赵锐目前担任陕西省宏观经济研究会会长,和一般的学院派学者不同,他善于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来解决实际问题,据他说,这么多年来他走访过陕西的80多个县,了解了很多经济改革成功的案例,也接触到了很多失败的案例。他说他的工作,相当于经济学领域的“田野考察”。

    “东西部产业转移,在理论上看起来是很合理、很顺畅,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这么回事。”赵锐说,他研究宏观经济的过程中发现,制造业产能总是在从发达地区转向次发达地区,这是产业转移的一个规律,“资本是逐利的,它总是在寻找让劳动力成本更低、原材料资源更丰富的地方。”他说,二战之后日本迅速崛起,日本经济腾飞之后,就把制造业工厂转移到了台湾、香港等地方,等台湾的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又把工厂转移到大陆的东南沿海,而中国经过40年的经济发展,经济水体显著提升之后,劳动力成本也大幅上升,现在很多产业又转移到了东南亚和南亚,未来,越南、柬埔寨、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将会成为过去的珠三角、长三角的翻版,这些国家人口的平均年龄才二三十岁,有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整个亚洲东部和南部的人口,占据全世界的将近一半,因此形成了最为密集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而且,亚洲的产业转移,是从东北亚逐步转移到东亚、东南亚、南亚,呈现这样一种规律。”赵锐说,到越南、柬埔寨的中国企业主那里开设工厂之后,就发现,那里的工人更吃苦耐劳、更容易服从管理。

    在赵锐看来,西部地区的城市,本身就存在着产业结构差、产业布局不合理的先天性问题,西部地区较之东部地区,比较便宜的是能源资源成本,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水电、风电、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但是,西部地区本身就是地广人稀,而承接产业转移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劳动力要密集,以新疆、青海等省份之广袤,而人口却并不如东南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多。另外,这种产业还要看劳动成本,如果劳动力成本没有足够优势,就无法抵消运费的增加。

    “结合城市的资源禀赋,做高附加值的产业,对西部的主要城市来说尤为重要,尤其是西部地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因此也更加不能忽视,对产业转移,更不能照单全收。”赵锐说,如今从中央到地方都形成了共识,不再以GDP论英雄,因此西部地区如何做好城市定位,应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西部城市

    发展“三个经济”

    十九大之后,陕西提出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这一思路被概括为“三个经济”。赵锐结合陕西近年来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就新形势下的西部城市经济趋势做了梳理。

    赵锐认为,“三个经济”就是着眼于推动陕西经济向结构优化、动力转换、效益提升转变,进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三个经济”具有这样的作用吗?从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关键词看,枢纽是指生产要素的集聚中心,门户是生产要素的配置平台,流动是生产要素的供需通道。所以,“三个经济”是围绕着促进生产要素更快更好地集聚、配置、流动展开的。

    为了阐释这一理论,他形象地做了比喻:如果要开一家门店,选在十字路口附近肯定是最佳选择,这里车水马龙流量大,信息多机会也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这就是“枢纽”的作用。店铺的门面还要尽量宽阔,随时敞开大门,最好全天不打烊——这就是“门户”的作用。老板和店小二要迎来送往呼朋唤友,争取顾客和供货商川流不息——这就是“流动”的作用。做到以上三点的商店,自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也一定会成为整条街上最有竞争力的门店。一省一市的经济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通过强化枢纽、门户、流动作用,增强要素配置能力,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和空间,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经济发展与需求侧是否有效对接,对需求变化是否保持适应性和灵活性,是区域经济能否保持长久竞争力的根本。形象地解释,一家门店营销的商品是否适销对路,是生意兴衰的关键。而要保持适销对路,就必须根据顾客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供货单和生产商。因此,陕西提出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实际上对西部诸省都有借鉴意义。西部地区之所以如今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就是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适应时代需要的商品,进而失去了城市竞争力,导致在全国城市的竞跑中落后了。

    以产业链布局城市群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争相开展“抢人大战”,争取年轻人落户,实际上就是一种做大城市人口的手段。各个城市在想尽办法吸引年轻人落户,由此增加城市的竞争力,目前这一人口争夺的竞赛已呈白热化。西部地区的一些主要城市,也深度参与其中,据不完全统计,西安、成都、银川、乌鲁木齐、石嘴山等许多城市都出台了吸引人口的优惠政策。

    在一次政府组织的研讨会上,赵锐曾发表观点:以西安为代表的西部主要城市,不应该再片面追求区域面积的大,而是应该追求城市有高质量的产业、企业,城市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大西安的大不应再体现在面积大上,而是应该体现在经济总量大、城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对于西部城市争着想要做“大都市”的想法,赵锐一语惊人,他说,不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梦想皆不现实。

    “以西安的科研、教育和工业优势,应该发展产业链的两端进行布局,即产品的研发环节和销售环节。”赵锐说,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只负责技术的研发和后期的销售渠道管理,而中间的产品生产制造环节则全部交给代工工厂来做。西安有数量丰富的科研院所,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因此应该管好产业链的两端,而把生产、制造这些环节放到关中城市群的其他城市,比如宝鸡、铜川和渭南,而这些地级市下属的县城,形成关中城市群的第三梯队,为上级城市供应各种原料和劳动力,由此形成关中城市群的一、二、三级城市。

    “众所周知,我们大西北出产牛、羊,全国大部分的皮革是从西北五省出去的,但是我们西北的这些城市,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皮革皮草的交易市场,提到皮革我们会想到什么?海宁皮草城。”赵锐说,以西部地区的各种丰富资源,这些城市应想办法建立起来各种交易市场,主导西北特色物资的定价权,由此形成自己的区位特色,如果只是做原料的提供商,其实是赚钱最少的环节。

    “西部地区城市的短板,就是经济体量不够、经济活跃度不够、金融行业发展程度不够。”赵锐认为,西部城市要想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告别过去的短视思维,要把过去“挖山开矿、来料加工”这些思维方式再做以提升,简单的加工业对于西部地广人稀的现状合不合适?如果能主导一个行业的定价权、贸易量,那么城市的含金量就会提升,城市才能走向高质量的发展。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的政府部门更应该把西部大城市的各种市场发展起来,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发展高端产业,最终形成西北地区以各省会城市为中心、以产业链的区域合作为基础的城市群。

    鲜为人知的是,赵锐和他的朋友王飞、米磊是西安“硬科技之都”概念的提出者,在两年前,这几位富有远见的青年才俊在热议西安发展时,提出一个方案:西安既然富集军工、航天、装备制造和高精尖科技资源,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以资本的力量,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他们经过很多次的讨论之后,形成了西安市“硬科技之都”的新城市定位。

    2017年11月,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世界为之瞩目。如今,“硬科技”已经成为西安的一张崭新名片。这座历经千年辉煌与沧桑的古城,在新世纪的经济竞跑中,找到了新一轮城市竞赛的秘钥。

版权所有 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 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 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 电子邮件:xmtzx@zqrb.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