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投服频道 > 投保学堂 > 正文

把握市场脉搏:债券市场利率分析(上)

2021-06-17 00:20  来源:证券日报

    编者按:当前,我国交易所债券市场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交投愈加活跃,对外开放程度稳步提升。为更好满足新入市及潜在投资者需求,帮助投资者做好债券投资“入门功课”,系统了解债券投资知识,深交所投教中心特别推出了《投资者入市手册(债券篇)》,并在此基础上精编为“债券入门300问”系列文章。本篇为第八篇,介绍债券市场利率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1.影响债券市场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债券收益率受到经济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供需关系和市场情绪等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经济基本面:主要包括经济增长情况和通货膨胀指标。如果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利率下行的可能性更大,利好债市;而通货膨胀越严重,则对债市越不利。

    资金面:资金面通常指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多少,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缴税因素、节假日取现需求、月末和季末的季节性因素等密切相关。资金面松有利于债券价格上涨,资金面紧则对债市构成利空。

    政策面:政策面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监管政策等。政策面通过影响资金面、经济运行和市场参与者行为来影响债券市场。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偏宽松对债市构成利好,财政政策偏积极对债市构成利空,监管政策影响需视具体情况分析。

    供需关系:债券市场的供求直接影响债券价格,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弱时,债券价格通常下跌,当供给减少或需求上涨时,债券价格通常上涨。债券供需关系对债券收益率产生扰动,但不影响趋势。供给端是观测的重点,短期内发行放量可能对债市构成利空。

    市场情绪:投资者情绪是利率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政策面、信息面等因素催化下,投资者情绪可能偏向乐观或悲观,并促使利率走势出现快速变化。债券是重要的避险资产,如果市场风险偏好下降,资金通常流出股市流向债券,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股债跷跷板”现象。

    2.衡量经济基本面的指标有哪些?

    衡量经济基本面有以下常用指标:

    (1)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从长期来看,名义经济增长决定资产回报,资产回报引导负债成本,如果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那么整体利率水平也会面临下行压力,从而利好债市。分析经济增长情况有助于判断债券市场利率走势,而GDP同比增速及PMI则是两个重要的经济增长衡量指标:

    GDP同比增速:GDP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通常用GDP同比增速衡量经济增长的情况。

    工业增加值: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固定资产投资额: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和投资比例关系的综合性指标。

    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反映经济状况的先行指标,具有较强的预测和预警作用。PMI指数一般分为综合PMI指数、制造业PMI指数和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反映当期全行业、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运行情况。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收缩。

    (2)通货膨胀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短期利率与通货膨胀及通货膨胀缺口成正向关系,短期利率的抬升会通过利率传导机制传导至长期利率,因此当通货膨胀率走高或超预期时,对债市往往是利空的,债券收益率也会预期走高。通货膨胀水平通常用CPI和PPI来衡量:

    CPI: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与程度的相对数。CPI的同比或者环比变动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

    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内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通过该指标可观察出厂价格变动对工业总产值及增加值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投资者教育之目的而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深圳证券交易所力求本文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对因使用本文引发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投服频道列表页侧栏 - 证券日报网
  • 5·19中小投资者保护宣传周

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步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在注册制改革4年多的时间里,投资者保护始终作为一项核心理念贯穿其中。

  • 维权助手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