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低空经济加速“腾空”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

2025-03-02 21:46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田鹏

    3月2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举办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第十四期,聚焦低空经济领域,邀请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横股份”)、上海司南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司南导航”)和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宏图”)等3家科创板低空经济产业链龙头企业围绕当下的热点话题开展讨论。

    低空经济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场景的创新。目前,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已在物流运输、农林植保、工业巡检、空中游览等多个场景实现成熟应用,并在医疗救护、应急救援、消防救灾、科学考察等领域展开初步探索。与此同时,潜在的应用场景亦有很多,诸如个人消费、短途运输、政务飞行等领域,低空市场存在巨大需求。

    根据赛迪顾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的测算,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达到5059.5亿元,到2026年有望达到10644.6亿元,从2024年到2026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8.1%。假设2024年—2026年间,中国的GDP仍能保持在5%左右的增速,则低空经济的发展对每年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分别约为0.13%、0.14%和0.15%,有望逐步成为经济的新增长引擎。

    与会嘉宾们表示,在低空经济领域,中国企业已经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这主要得益于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再到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我国的低空经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此外,在国家相关政策鼓励支持下,低空经济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在逐步凸显。以科创板为例,经初步梳理发现,目前已有近3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直接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涵盖整机制造、组件材料、空管系统、通信导航等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一些公司已成长为所在领域的先行者,展现出“硬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功能。

    低空空域是发展低空经济和通航产业的基础,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仍面临低空空域的开放程度有限、空域资源紧张等挑战。“低空经济绝非简单‘飞起来’,而是通用航空的智能升级版。”纵横股份董事长、总经理任斌表示,其核心在于通过数字技术将空域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运营的经济要素。

    目前,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三大城市群已率先探索低空场景落地。深圳开通全国首条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城际通勤测试航线,单程耗时较地面交通缩短70%;成都“低空文旅”项目吸引超10万人次体验,“深圳湾低空观光”也成为湾区旅游新名片。

    司南导航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昌表示,司南导航也进行了相关布局,通过集成北斗系统时空定位、场景感知和认知技术的时空智能,打造可大规模量产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助力全球首次“5G+自动驾驶重卡”示范运营。

    低空经济的爆发式增长,带来海量飞行器与复杂空域环境的管理挑战。近期,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为行业注入新动能。“AI是低空经济的‘大脑革命’。”任斌表示,公司已经开始将DeepSeek进行本地化部署,开展无人机图像识别等应用,提升巡检效率。未来3年,AI将使无人机从“飞行工具”进化为“空中智能体”。

    产业链上游企业也同步发力,航天宏图“天权”大模型产品矩阵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进一步提升了大模型产品矩阵的智能化水平与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赋予低空飞行器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环境感知能力和任务执行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构建更加高效、智能的低空交通管理体系,推动低空经济向智能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编辑 张昕)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