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食品频道 > 食品行业 > 正文

预制菜标识不详细成投诉新热点 中消协建议尽快制订相关规定

2022-08-04 10:28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王君

    近年来,预制菜站上“风口”。在资本加持下,越来越多的预制菜单品出现在消费者的生活中,甚至不少餐厅提供的饭菜也是预制菜加工而成的,但是消费者却并不知情。

    8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下称“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热点分析》指出,预制菜标识的不详细,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损害。其分析认为,随着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关规定的出台促进产业标准化发展,行业需要尽快制订相关规定,推进产业经济提质增效。

    食品安全新问题需重视

    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数据分析》显示,2022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涉及消费安全问题,食品类投诉44258件,占比8.02%。

    中消协分析称,近年来,相关行政部门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仍有一些新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其表示,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对此,中消协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团购、预制菜等新业态研究,强化从业人员资质、进货渠道管理、标签标注等规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尽快完善临期食品、进口食品的管理制度,加大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

    “对于一线城市而言,餐厅在饭点会涌来大量顾客,尤其是开在商场、写字楼的餐厅,工作日午餐时段很难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餐食。”有行业从业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餐厅预制菜较多,只不过有的预制完成50%,有的预制接近100%,只需要在顾客下单后简单加热即可。“综合口味、成本、效率来看,预制菜有其存在优势。”

    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

    预制菜并非近两年才出现,只是疫情催热了这一赛道。在三餐有料联合创始人王梦菲看来,宅家经济爆发,预制菜开始从B端进入C端,走进家庭和个人的餐桌。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在预制菜消费者中,有24.5%的消费者分布于一线城市,24.9%的消费者分布于新一线城市,28.7%的消费者分布于二线城市,这些消费者有超80%是已婚状态,且超85%的消费者的年龄在22岁-40岁。

    在此背景下,预制菜企业备受资本青睐。从2021年开始,珍味小梅园、猴爷餐饮、小牛凯西、麦子妈、舌尖科技等企业先后获得融资。除了叮咚买菜、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企业先后入局外,海底捞、三全食品、西贝莜面村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发力推出预制菜产品。

    对于是否能接受餐厅使用预制菜一事,有消费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预制菜是新鲜且品质好的,那么可以接受,但是前提是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也有消费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预制菜可以,但是不要收我现炒(菜)的价格就行。”

    除了C端人群外,B端才是预制菜的消费主力。有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与C端比例大概为8:2,餐饮商家占预制菜的消费大头,且80%的预制菜最终会从堂食和外卖两大场景流入消费者口中。降低成本、满足快速的外卖市场需求成为商家们使用预制菜的重要因素。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虽然预制菜有效提高了餐厅的经营效率,但仍存在标识不明、消费者无法获取预制菜信息等不规范的情况,建议尽快规范从业者行为。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