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宏观时评 > 正文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娴:构建完善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仍面临诸多的挑战

2019-11-18 18:48  来源:证券日报网 刘琪

    本报记者 刘琪

    11月18日,以“推进金融安全科技新发展”为主题的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在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召开。在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王娴表示,由于系统性风险防范高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构建完善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仍面临诸多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由于金融本身面临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为构建宏观审慎监控指标体系带来复杂性和艰巨性。系统性风险的复杂性源自于系统性风险的内生性,从实践来看金融工具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以及金融市场本身所具有的顺周期性以及他们受到冲击之后的反应和影响以及恢复的非对称性使得金融系统风险一旦发生,它传染的路径和传染的速度以及传染的影响面都很难以预先的评估,这就使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具有非常大的难度。系统性风险的风险源和触发机制具有非常大的隐蔽性,系统性风险往往会在一个非常隐蔽的机构/环节被触发,风险一旦被触发就可能通过系统性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的抛售、预期的变化等等途径迅速的传播和蔓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

    第二个挑战是,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与货币政策、微观审慎监管的目标本身具有一致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矛盾。理想的监管部门的设置应该一个政策目标由一个职能部门来行使,这样各个职能部门可以各司其职,也就可以强化对各个部门职责履行的监督以保证监管的效率。但是现实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金融监管与各个金融监管主体的政策目标之间不可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部门可能有多个政策目标,那么一个金融监管工具实施也可能会对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的目标产生影响。

    对于如何建立更加稳健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王娴认为,首先要建立宏观优先的原则,在宏观优先原则的指导下,优化宏观审慎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其次要保证宏观审慎部门的监管资源。系统性风险的监测难度也在于监管的信息分布在不同的监管部门甚至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这就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信息共享。最后,宏观审慎监管还有“软信息”,这些信息存储在一线监管人员或者监管政策决策者头脑中的信息。当危机发生时,我们要去判断这个危机将蔓延到什么程度、将以什么样的路径传播,这需要监管人员及时的会商,形成监管的对策。因此,这就需要宏观审慎部门及时的调配相应的监管资源来迅速的做出决策,这个监管资源的保证不仅是协调机制的问题,也是宏观审慎资源所需要的资源调配和征集的制度化、机制化的问题。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