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股市热评 > 正文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应用于注销

2021-07-03 06:4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桂浩明

    格力电器日前发布公告,将原计划在二级市场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的方案,改为回购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消息传出后,原本下跌的股价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同样是回购股份,不同的用途,在市场上引起的反应完全不同。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在此有必要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上市公司通过二级市场将发行在外的股份买回来的行为,被称作为回购。以往,回购通常发生在上市公司股价较为低迷,特别是跌破净资产的时候。因为回购股份一方面增加了市场的买盘,另一方面股票回购后按惯例被注销,又可减少公司股本,提高每股收益。在公司自有资金充裕,特别是资产收益率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情况下,回购股份还能够有效改善公司的财务指标,提高其净资产收益率。显然,这种回购对于投资者来说,有利于稳定股价,并引发上涨,是利好。

    近几年来,海外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公司虽然股价并不低,但上市公司还是不断推出回购计划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相关公司的盈利能力比较强,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如果用于红利分配,股东需要缴纳很高的税收,而如果用于回购注销,则会推高股价,对股东有利,同时也可免除税负。也正因为这样,上市公司回购股份,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分红,也就是以非分配现金的方式向股东输送利益。对于这样的回购,市场上也有不同的看法,有观点就认为回购削弱了公司的投资与扩大生产规模的能力,不利于长期发展。对于本身现金不太宽裕的公司来说,的确是如此。但是对于一些现金充沛,一时又没有太好的新项目的公司而言,这种观点就有点偏颇了。

    另外也有一种回购,其目的是为了给员工股权激励,即公司将回购回来的股票打折卖给相关的员工。从实施激励的角度而言,这种做法也有其道理,可以在不增加公司股本的情况下,解决了股权激励过程中的股票供给问题。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用于股权激励的股票通常是要打折卖的,其价格一般会低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回购价,这中间买入与卖出之间的价差,就是公司为股权激励所支付的成本。无疑,这种回购就不是公司的特殊形式分红,因为不但不存在向股东的利益输送,相反还是股东拿自己在公司的钱奖励员工。当然,如果激励方案合理,有望大力度调动员工积极性,为股东创造更大的利益,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倒也无妨。只是,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回购已不是同一件事情了,它仅仅是作为实施股权激励的一种形式,基本不再具备稳定股价、引导股价上行的功能。也因为如此,在海外市场上,虽然也有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的案例,但数量很少。通常股权激励,还是以公司发行股份或认购期权等形式进行。客观而言,这些方式比回购股份在操作上更为简单,而且因为一般不会存在库存股问题,也容易为市场所接受。

    作为一家对市场有重要影响的上市公司,格力电器能够及时回应市场关切,修改回购方案,这种态度值得赞赏。有鉴于海外市场的经验,以及市场的实践,人们可以形成这样的共识:上市公司在必要且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回购股份是可行的,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应该得到尊重甚至鼓励。但是,回购股份的主要目的应该用于注销,而不是股权激励,否则很难平衡股东与员工的利益,引发诸多矛盾。

    (作者系市场资深研究分析人士)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