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评论频道 > 产经评论 > 正文

社会保障全覆盖是照亮美好生活的温暖阳光

2018-10-16 06:18  来源:证券时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不断发展,居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满足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要求,是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

    社会保障全覆盖

    是社会进步重要标志

    社会保障,就是依靠社会和政府的力量,让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至少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制度,一种机制。社会保障全覆盖是指社会福利全民化,社会保障的阳光照射到每一个人身上,为每一个人实现生存平等、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提供一个“底线支撑”。

    毫无疑问,一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每一个人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不断改善人们的社会福利。一国社会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的提高,能基本并最终充分满足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是该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后果之一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贫富差距过大对该国整个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二是人们在追求财富极大化的过程中有时会失去理性而导致投资失败。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三是“嫌贫爱富”。市场经济本身是不会纠正这些市场失灵的,这就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面对20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罗斯福还说,“家庭安全、生活保障、社会保险”是走上社会保障道路的第一站。搞好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任务。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该部法典的通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人们对市场经济缺陷认识的一次飞跃,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社会保障制度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先后于17世纪和19世纪颁布的旧《济贫法》和新《济贫法》。19世纪末期,德国形成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史称“俾斯麦保险模式”。后来,在1942年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勋爵发布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将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由特定人群扩大到覆盖全民范围。所以,社会保障全覆盖有其历史源头。社会保障全覆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国的每个地理区域、每一个人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货物均等化。

    社会保障制度就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

    社会保障发展有两个重要理论基础,一个是德国新历史学派,另一个是福利经济学。这两个理论的共同观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就是为了保障社会公平。

    在19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到20世纪初,德国新历史学派非常活跃,施穆勒、布伦坦诺等是该学派代表人物。德国新历史学派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主张实行社会改良,提出国家具有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职责,还具有促进文明和福利的义务。新历史学派的福利观就是主张国家行为,发展公共福利事业,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缓和社会矛盾。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主张对推动当时德国“俾斯麦保险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福利经济学分为旧福利经济学和新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理论代表人物为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旧福利经济学把福利分为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但同时又把经济福利作为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认为经济福利是社会福利的核心。

    旧福利经济学认为,要增加社会福利,应当实现国民收入极大化和收入均等化,而要实现收入均等化,就需要国家干预收入分配。旧福利经济学视收入均等化为福利国家的标志。庇古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所享受的经济福利不是来源于其拥有的全部财富或收入,而是来源于因消费所花费的那部分收入。一个人,财富再多,存在银行或以资产形式放在那,没被消费掉,这个人没有获得任何经济福利。富人可以拥有无数财富,其底线是不应以侵害穷人利益为前提。所以,当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时,政府就会介入,进行收入再分配,特别是遏制那些富人损害穷人福利的行为。

    新福利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新福利经济学指出,政府应为个人自由选择保驾护航,通过实现个人福利最大化达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柏格森提出社会福利函数的理论,认为社会福利与决定社会福利的诸多因素存在函数关系,这些影响因素或有各种不同配合的选择。福利经济学主张政府应为居民建立社会保障,同时尽量使社会实现充分就业。

    德国新历史学派和福利经济学,为世界各国如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打开了一扇思维的窗户。

    实现社会保障

    全覆盖的模式

    按照筹资方式分类,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纯福利型、纯保障型、社会保险型和社会化型。纯福利型的特征是突出社会福利普遍化、收入均等化、就业充分化等,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征税资助下的现收现付制。纯保障型的特点是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所需费用全部由政府和企业支付。社会保险型的特点是社保费用由雇主、雇员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但主要由雇主和雇员负担,为社会提供基本保障。社会化型的特点是,雇主雇员双方缴费,存入雇员个人账户,归雇员专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离不开社会保障基金的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筹资形式主要有三种:统筹缴费、社会保障税、预算基金账户(雇主、雇员缴费全部存入雇员个人账户)。

    以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为例。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包括缴费与征税两种形式。世界上绝大数国家都已建立了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模式的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也不相同。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三类,即全部社会统筹型、社会化型(雇主、雇员缴费全部计入雇员账户)和纯保障型(政府和企业缴费)。从发达国家情况看,由于老龄化的到来,普遍存在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困境”。未来的趋势是,养老保险多元化,提高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等等。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已逐步完善。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一方面应借鉴西方的模式,另一方面应结合中国人口基数大、地区差别大、不同群体需求不同、筹资来源多元化不足的特点,在养老社会保障全覆盖的基础上,让每一个老年人在政府温暖阳光的普照下,过上幸福的生活。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2031700网站电话:010-84372800

网站传真:010-84372633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