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直播

网络直播主持人:2018中国资产管理论坛暨峰会将于2018年2月28日下午13:30准时开幕,敬请期待

主持人杨曦: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论坛暨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行业峰会”,我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的主持人杨曦,非常荣幸能有机会为大家主持今天下午的活动。

    按农历来说,还是正月十三,大家还没有完全从春节的气氛当中回味过来,但是狗年的大幕已经迅速的拉开了。就在两天以后,全国两会将会在北京召开,很多人都说2018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因为这是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的换届之年,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40周年。

    2018年是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的纪念,1998年中国第一支公募基金诞生,从当时的0规模成为现在11.6万亿元的庞大的资产管理的规模,让世人惊叹。我在做节目的时候,也就是十年前,提起基金,有听众会往慈善公益基金会那方面去想,我想现在恐怕再也不会有人有这样的误解和歧异了。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见证也伴随着中国的成长一路走来。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举行这样的论坛恰逢其时,我们邀请学术的大家,也有行业的精英,还有在基金行业里面工作的高管们,我们就共同关心的公募基金的话题进行充分的讨论,我们希望大家能够用语言的交流碰撞出思想上的火花,继而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在活动的一开始,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来宾,他们分别是:

    本次论坛东道主——证券日报社总编辑陈剑夫先生,论坛指导单位——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钟蓉萨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先生,国泰基金总经理周向勇先生,博时基金总经理江向阳先生,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先生,平安大华基金董事长罗春风先生,东方红资管总经理任莉女士。

    今天,还有来自人民网、新华网、经济日报等国内近30家媒体朋友们来到我们的现场,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在这里一一介绍大家,在这里代表主办方,向各位好朋友的光临一并表示感谢,表示欢迎,欢迎大家!

    下面我们有请主办方,证券日报社总编辑陈剑夫发表开幕致辞,大家欢迎!

陈剑夫:尊敬的各位来宾,下午好!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两会召开前夕,证券日报社主办2018年中国资产管理论坛暨中国公募基金20周年行业峰会隆重举行,我代表主办方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对大家长期以来对证券日报社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都能看到,不管是2017年的结构性慢牛行情,还是2018年的急涨急跌和板块轮动,散户赚钱效应不高,机构投资者的优势得到凸显。把数据向前拉长15年,可以看到A股正处在从极端的散户化向机构化过渡的时期。截至2017年中报,A股散户持股比重为54.91%,机构持股比重为45.09%,且机构持股比重在去年下半年进一步攀升。从全球的资本市场发展来看,A股的机构化投资比例还是较低的。未来几年,A股机构化将加速推进,这为基金等资管机构的发展打开想象空间。我们不难想象,随着A股机构化的推进,市场的投资理念将从散户化、短期化、盲从化、无序化,逐渐过渡到机构化、长期化、专业化、规范化,从而以价值投资摒弃市场浮躁。

    2018年是公募基金创立20周年,在过去20年里,中国基金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公募基金规模已经达到11.6万亿,私募基金规模达11.76万亿元。从回报看,20年间,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6.18%,跑赢上证综指1倍。公募基金累计为居民赚取收益1.9万亿,累计向持有人分红达1.66万亿元。这些数字足能说明:作为门槛最低的大众理财工具,公募基金已成为社会公众分享资本市场成长红利、实现财富长期保值增值的重要方式。公募基金在普惠金融回馈大众、践行责任发挥长期价值、走向国际等方面所起的“先锋”作用不可磨灭。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也是与今天在座各位嘉宾的努力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证券日报向每一位不忘初心、默默付出的参与者、建设者致敬。

    中国基金业砥砺发展的20年,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缩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彰显了党和国家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心和意志。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高速度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跃升期,精益求精、提质增效、追求卓越已成为时代主题。作为专业化、长期运作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等资管机构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谋求创新发展,主动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战略、脱贫攻坚战略等国家重点战略,持续推动实体经济价值创造,促进资本市场公允价格发现,为公共服务、养老金融、绿色发展提供多元化、多层次投资工具,即将大有作为。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党的十九大已为我们描绘了蓝图,吹响了号角。今天,我们共聚一堂,畅所欲言,除了回顾和总结,更是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试图找到解决资管行业痛点的方式和途径,让中国基金业下一个20年发展得更好。期待大家贡献力量,也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杨曦:感谢陈总编辑!有人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我们所有努力的一切,也将为未来我们的美好生活打下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行业协会的聚集和引领,下面我们有请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钟蓉萨就基金业未来的发展路径给出指导。

    中国基金业协会凝心聚力、积极作为,为推进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钟会长在基金业协会任职超过11年,对基金业有着深刻了解。

钟蓉萨: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年是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诞生2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戊戌新春伊始,我们欢聚一堂,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望新时代新蓝图。在此我谨代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长期耕耘在公募基金这片热土的每一位辛勤的奋斗者表达由衷的敬意与感谢。

    习总书记说,“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者”。从1998年到2018年,公募基金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证监会的关怀和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坚守“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初心本源,坚持“组合投资、强制托管、公开披露、独立运作、严格监管”的制度特色,凭借长期积累的主动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成为普惠金融的典范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基于“信托责任”的制度安排,使得公募基金成为我国“大资管”行业中投资者权益保护最为充分、市场最为规范、系统性风险因素最少的子行业。回望20载公募基金的创业史和成长史,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是资产规模较快增长,投资业绩总体稳定。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数量达到4841只,管理资产规模将近11.6万亿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的专户业务规模达到13.7万亿元。自首只开放式基金成立到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10.5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7.2%,超过现行3年底定期存款基准利率4.4个百分点。

    二是产品种类不断丰富,业务范围日益拓宽。20年来,公募基金类型日趋多样,目前已涵盖了全球各主流品种,以股票、债券、混合和货币市场基金为基础,逐步将商品、黄金等品种纳入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日益多元。2017年推出首批基金中基金,进一步加强了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功能。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养老金管理等业务也快速发展,提升了基金业服务财富管理的能力。

    三是公募管理人队伍逐步壮大。一方面,公募基金公司的股东背景日益多元,除了券商、信托和银行等传统机构之外,私募基金和专业投资人员也参与设立了公募基金公司。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业务实行牌照管理,允许符合条件的券商、保险资管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管理人已发展至128家,包括113家基金管理公司、13家证券公司、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此外,基金托管机构已达43家,有超过400家基金销售机构。

    四是公募基金成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借助覆盖线上线下、场内场外的多元化基金销售渠道,公募基金成为我国家庭最重要的理财工具之一。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持有人超过3.4亿人,公募基金累计向持有人分红约1.7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了可观回报。此外,公募基金是我国养老金投资管理的主力军,推动养老金通过投资资本市场分享我国经济增长成果。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超过1.47万亿元。据有关部门披露,社保基金自2001年以来的年平均收益率达到8.37%,企业年金自2007年以来的年平均收益率达到7.57%。公募基金作为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基本养老金的主要管理者,为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监管体系日益完善,监管水平持续提高。公募基金在行业成立伊始便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确立了行业运行的基础框架。20年来公募基金监管的重要成就表现在:第一,健全了基础制度,行业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第二,强化了监管能力,合规经营水平不断提升;第三,强化了创新导向,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理财能力不断增强;第四,加强了风险防范,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底,合资公募基金公司共有45家,涉及15个国家和地区;20家公募基金公司在香港设立了专业子公司;有10只香港基金获准在内地公开发售,52只内地基金获准在香港公开发售。

    20年砥砺前行,公募基金积累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成熟市场公募基金和养老金的发展经验表明,服务养老金是公募基金发挥制度优势、践行价值投资、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普惠金融的必由路径。下一个20年,希望基金行业抓住我国养老金全面启动市场化投资运营的战略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公募基金发展的新时代:

    第一,全面提升投研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发挥买方优势和专业化价值,系统推进ESG责任投资,全面改善中国资本市场基础资产质量,激发经济增长的技术新动能,推动上市公司和公募基金履行社会公民责任,为全社会贡献长期价值增长。公募基金是人才和智力密集型行业,要着力构建人才的发现、储备、培养、发展的完整链条,完善公司治理,实现人尽其才,稳定人员队伍。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的根本,唯有创造长期良好回报才能持续赢得投资者的宝贵信任。

    第二,强化产品特色,丰富投资标的。公募基金产品的发展要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注重产品的个性和投资风格的稳定性,提升业绩比较基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推动发展ETF、商品基金、QDII基金、REITs等各类投资工具,建设专业化、多元化的产品格局。基金管理人应当提升产品布局的能力,用好产品这个发动机,实现管理人发展战略、投研能力特长、前中后台业务、投资者需求的有效整合。

    第三,发展资产配置,推进财富管理。推动公募FOF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养老目标基金指引出台,推动公募基金为管理第三支柱养老金做好产品、人员、技术、宣传教育等各项准备。基金管理人应切实提高多元配置和风险管理能力,为养老金等各类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积极探索资产配置在产品、销售和服务端的多种实现方式,促进基金销售向财富管理转型,真正把公募基金创造的好收益变成投资者的好回报。

    第四,推动构建三支柱养老金体系,建设长期投资生态链条。通过前面三点努力,公募基金将建成“多元化资产配置-专业的基金投资工具-优质的基础资产”的资产管理三层架构,为管理养老金做好充分准备。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在行业的不懈努力下,第三支柱制度建设已经正式启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第三支柱制度早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在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和战略储备社保基金、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养老金通过资产管理三层架构进行长期投资,形成“长期资金、长期投资、长期资本”的生态链条,是养老金实现长期稳定回报以及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性的路径安排,事关全局,利在千秋。

    各位同仁,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站在行业20周年的新起点,让我们共同努力,正本清源、提升专业、勇于担当,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大方向,共同书写公募基金行业下一个20年的壮丽篇章!谢谢大家!

主持人杨曦:下面,我们进入论坛第二个环节,大咖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

    李扬老师是金融研究的学术泰斗,货币、银行、金融市场、财税等都是李扬老师的研究强项;数十次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项目。

李扬:各位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公募基金20周年的庆典。大家都知道,现在一个词叫新时代,究竟新时代的总脉络是什么?具体细节是什么?尤其是对于我们证券业、基金业意味着什么?目前还不到能够细致探讨的时候。

    但是作为基金业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经济的一部分,在这个大背景下需要做一点梳理,今天我们选的题目是发展资本市场需要有全面视角,跟大家讨论一下。

    十九大开启了中国金融发展的新时代,大家都在学十九大精神,应该说有很多的体会。我觉得对于十九大的精神来说,与我们经济和金融相关的,应多有这么几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我想强调的是,这样一个新的命题,实际上是和2014年提的中国经济新常态互为表里,只不过它更清楚的告诉我们,高质量和高速度是彼此替代的,是必须有所取舍的,我们舍了速度,取了质量。

    第二个是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一个新的表述,现代化经济体系意味着什么?我们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第三个要点,有一个新的表述叫做产业体系,由四个要素构成产业体系,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家都是做研究的,都知道,这四个要素放在一起,作为一个产业体系来阐述,这种情况是从来没有过的。它并不是完全理论意义的产业体系,只是告诉我们,今后若干年里,这四个方面,这四个领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点,而且这四个领域必须协同发展。在这样的产业体系中,我们的金融叫做现代金融。

    第四个要点叫做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新的表述是宏观调控有度。在宏观经济学的教科书中,以及在我们关于宏观经济理论的阐述中,宏观调控没有跟有度联系在一起,十九大经济工作会议阐述了两次,很多人觉得是不是偶然的表述,但后来发现它不断的出现在主要的文件中,说明这是深思熟虑的决策。宏观调控有度应当是从我们十八大以来所确立的经济改革方向加以解释,这个方向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要看能不能得到保证,宏观调控是政府在做的,要有度,这是第四个。

    第五个就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这个话很容易流于形式,实际上大家看看十九大中确立了新的两步走的战略,这两步走是很大的战略,到本世纪中叶,我们就成为了社会主义强国,标准是什么呢?看看十九大文件,2035年初步实现现代化,标准就是初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我们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标准是什么呢?十九大报告清楚的告诉我们,还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今后所有改革的目标就是为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意味深长的。我们不说速度,不说其他东西,只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就告诉我们,经济体制的有效,经济体制的现代化是最重要的,我觉得十九大把我们整个的思想转到这个领域中来,转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转到高质量上。这是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其次,十九大有3.5万多字,其中专讲金融改革只有三段话,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政策,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十九大三中全会正在召开,很快我们会看到金融政策和监管的架构,后两个在体制上就会有显现。

    金融千头万绪,只说了这三点,说明这三个领域是最重要的,后面是涉及到政策,前面是涉及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问题。讲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问题,只说了资本市场,这就是意味深长,说明它非常之重要。我今天为什么把题目定在发展资本市场要有全面的视角呢?就是因为十九大对资本市场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别的都不说,说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既然如此重要,就应多做一点推敲,做一点考究,这里面所说的资本市场显然不是很狭义理解的概念。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作为与货币市场相对应的理论概念,资本市场说的是一年期以上的过重融资活动的市场,不只是股票市场或者是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也在里面。大家也都能体会到,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经过几十年,到今天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还剩什么?还有什么是我们的最短板?那就是资本市场、双支柱,还有监管。既然是这么大的事情,对资本市场就应该考究,我们首先要知道,资本市场不只是指的股票市场。

    资本市场不等同于直接融资,我们现在经常把它混在一起谈,作为政策号召可以,真是作为政策设计,尤其做理论探讨,必须要认识清楚。因为超过一年期的贷款就是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也不等同于股权市场,大量的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也都是资本市场活动。发展资本市场是发展长期资本,我们后面会说到,为什么把长期资金的筹集问题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根据我们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及未来任务,我觉得中央进一步明确今后金融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是发展资本市场,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筹集长期资金的机制,二,特别是筹集权益性资金的机制。关于筹集长期性资金不用多说,中国资本市场刚开始设立的时候,就被反复的阐释,如今权益性资金的问题浮出了,我们不细说,就说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观感、评论,说的就是权益性资本筹集不够,杠杆率上升,这是互为表里的事情。我们要根除金融体系的弊端,必须建立长期的、稳定的筹集权益资本的机制。中央把发展资本市场放在如此重要的问题上是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长期资金,一个是权益性资金。

    我们看看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是不是能够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呢?目前来看是有缺陷的。单说资金、资本、金融,大家都想到钱。中国从统计上看,1994年开始,不是缺钱的国家,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积累外汇储备,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解释,经济学上解释,一个国家不断的储备外汇储备,就是不断的把自己的钱交给别的国家用,把中国老百姓的储蓄,在国内不能完全的消费掉,交给美国人去用,弥补财政赤字。合理性暂不讨论,它的本质是这样的。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国内金融结构的扭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期限错配,我们能够动用大量资金,但是资金是早期的,中国在发展阶段要的是长期资金。第二个是权益错配,中国增长的这么快,大家都希望用提高杠杆的方式应对这样一个快速增长,但是时间长了就有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就有后力不继的问题,需要提高资本降低杠杆,最后显示出我们权益的错配,这两大错配是我们的基本问题。我们认为建立有效的筹集长期资金,特别是股权资金的体制机制,发展资本市场,建立长期信用机制是建立此类机制的核心。

    中国未来的发展对资金到底提了什么需求?不都是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吗?说实话,要是仅就这个概念谈这个问题,是不容易谈出名堂来的,于是我们抛弃所有的争论,回到本原上,实体经济要素,看看金融能不能提供,不能提供就给它。我们选取了今后若干年里,中国实体经济提出的资金需求,第一类是基础设施。作为公益性产业,大家都是做投资的,已经好几年了,中国投资主要是基础设施,不管是私人投资,还是政府投资,不投基础设施,没有东西可投。放眼望去,中国今后2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基础设施还是我们主要的投资对象,基础设施要长期资金,基础设施为了防范风险,需要有权益资金,这就暴露出两个缺陷。全世界都如此,美国也要投资基础设施,所有的国家都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但是所有国家对于投资基础设施所需要的长期资金和权益资金都是筹集不足的,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刚刚谈到普惠。经过这一轮的金融危机,大家看到了,金融不再只是富人的行当,它应该为所有人提供金融服务,应该是所有公民的天赋人权。但是现在的金融体系是不能够有效的服务广大普罗大众的,如何让你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普惠就是一个任务,而普惠也是一个长期的事情。

    第三,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建设项目。不用多说,我们现在有大量的需要,需要修路到中印边界去,我们需要在南沙修大量的基础设施。当然可以用财政资金行使,但是财政资金没有那么多,于是就是金融如何支持的问题。

    第四,科技发展。五大发展理念第一就是创新,创新首先要有投资,而创新是有风险的,创新是长期的。我们国家这方面的供应也是不足的。

    第五是绿色经济。兴业银行是中国第一家赤道银行,当全面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提出来之后,发现赤道原则是不能够满足发展绿色经济的要求。我们现在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恢复绿色,治理绿色,同时为了推进这个事业,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些以恢复绿色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做投资的都知道,恢复绿色不挣钱,但是它为我们长期挣钱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有长期的战略安排,需要有长期的资金的支持。需要有权益资金,因为只有权益资金能忍到最后,债务资金有期限、有风险、有成本。

    面向未来20年,基本上都在这儿,你能做的实体项目都在这儿,而所有这些项目所需要的都是长期资金,需要有大量的权益资金予以保证,用来防范风险,但是我们的金融体系目前还不能够满足。

    这样一个资本市场,我们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讨论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问题,有两个理念三大重点。

    两个理念,第一,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它是提高效率的机制,它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一个平台,它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一个机制,千万不能掺杂其他的因素。

    但是非常遗憾,大家回忆一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从开始到现在,总是有一些非效率的因素在干扰它,你提出一个非效率的因素,资本市场怎么能够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功能。当我们把这样一个目标再次确定为我们今后的发展第一个任务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资本市场要以提高效率为它的主要导向,不能再搞其他的了,不能再去扶持僵尸企业了,不能再去支持落后了,不能再去搞扶贫了,这是第一条。

    第二条,资本市场是促进资本形成的机制,资本形成是有风险的,所以资本市场要能够保证投资者的权益,不是保证你一定赚钱,但是保证你的权利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同时这个资本市场要能够促进,让广大的投资者愿意,而且愿意长期持有资本。中国现在的市场,谁都不愿意长期持有,股票市场上,你要想挣钱,除了不断的炒,资本市场换手率高,人家说是效率高。对于中国当下来说,大家要有平常心,有恒心,做一件事就做下去,投资一个公司就支持它,而不是说等它价格好,我就卖掉挣钱,然后再搞。降低资本市场的投机性是中国目前发展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方面。

    我们经常会提到创业投资,先创造一个退出机制,话也对,刚进去就想退,谁进去?这个市场中什么资本能够沉淀下来?如果大家都吃亏了,要退才进,我们资本的形成机制当然就不稳固,降低市场的赌性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大家肯定会看到,今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路径,会逐渐体现出这个特征,鼓励大家长期持有,使得持有者能够获得高于一般的银行系统的收益。

    在两个前提的情况下,主要做三个事情,一是发展多层次股票市场,我给了一个很熟悉的金字塔的资本市场的结构,我们都在说多层次,层次大概都知道,但是层次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非常重视。这是美国的市场,塔尖上是纽交所,然后是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大家知道,金字塔必须是这样顺着才能稳定,如果倒过来就不稳定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倒过来了,市场后继无力。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倒过来是第一任务。

    怎样倒过来呢?有很多方面,比如深化创业板、新三板的改革,比如鼓励资本形成,众创、众筹共建,天使、产业投资等等,满足草根的创业需求。第三是满足地方的金融发展需求,我们发展资本市场,迄今为止一直抓在中央手里,对草根的需求我们一直照顾不够。放开准入限制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解决好市场中的僵尸企业。

    我算是市场老资格的研究人员了,那时候市场刚开始出现问题,我说不要把这个问题带到资本市场上,我们在传统的、低效率的资源体系之外建立一个有效的市场。现在要搞活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有大量的僵尸企业阻碍了市场发挥积极有效的配置资源的作用。我们现在在准入方面下功夫,注册制等等,与它相等甚至更重要的,是能让僵尸企业退出。

    第二,要完善各类长期信用机构。资本市场从概念上来讲,其实想引出这一段,当我们在中国说发展资本市场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有可能主体还是机构,还是传统的一些机构。在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里面就有一个表述,四类金融的表述,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个也是在十八大三中全会决定的,建立服务于长期融资的长期信用急救,具体点了三个领域,一是住房,二是基础设施,三是城镇化。这几个领域不用多说,今后是我们的主要对象,但就是这几个领域资金供应不够,特别是资金的错配,正因为错配,所以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在60%以上,各地的融资平台屡禁不止等等,都是因为有这个需求,但是金融又没有这个供应,所以扭曲。当然还要支持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

    第三个方面,发展长期信用机构,包括推进新的产融结合。产融结合这个事情在西方发达国家有,不普遍。你不可能组织它的生成,就应当对它施以科学的监管,引导它向提供长期资金的方向发展。

    第四,金融租赁。金融租赁是一个资本形成,是金融和投资活动之间的结合。

    最后一点,鼓励金融创新,促进资管行业健康发展,资管行业这几年搞得灰头土脸,以前趾高气扬,中国是一年河东,一年河西,转得很快。我们对所有新发生的事情,都是与分析认识不够有关,像大资管都是属于这类比较新的业务,在原来的金融机构的产品的基础上衍生出来。刚刚钟会长说,理财等等,把它引用到基金管理上来,它就是信托。资管主要是用的信托机制。

    为什么它能够发展?说明有需求,为什么发展的有问题呢?中国的金融结构有问题,我们的监管结构有问题,监管理念也有问题。今天我们面对新时代、新的需求,当整个大资管行业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之后,我们要冷静的来看一看,哪一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一些是我们真正要抛弃的。

    像我长期做研究,曾几何时,我们鼓励银行做表外,今天表外不好,曾几何时,我们鼓励做场外,鼓励场外发展,今天场外变成了风险的源泉,你不能这样,你一定要科学的看这样一个事情。

    去年我去访问一家机构,主要和他们交流关于影子银行的问题,有两点收获,第一,在他们那里,影子银行被作为积极的因素在看,在他们看来,整个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蕴含在影子银行之中的。第二,对于影子银行的各种形态研究的非常细致,我自己觉得我在国内研究的很细致,结果和他们相比还是有距离,尤其是在影子银行的法律形态上,我们还是认识不够。

    资管说到底不就是一个交易吗?一个交易结构,对于这个交易结构中所蕴含的因素,我们一定要剔除传统因素,中国搞的大多是银行影子,用的是冠冕堂皇的名义,搞资金池,把交易的产品拆分,变成原始证券,这不是它的正常业务,只是中国的体制下一种扭曲的业务。

    我今天在这里特别强调这样一个事情,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像延伸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这样一些行当,一定要不忘初心,衍生出来,管理它的风险,提升它的效率,满足更多的投资者需求。如果我们拿了它去投机,就有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觉得在中国的金融创新,包括基金行业的金融创新前途无量。我们需要长期资金,需要资本市场,我们长期以来,发展资本市场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的是美国。我最近老在说这句话,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美国,世界只有一个美国。我们必须考虑到在中国这种国情下,怎么把那样一些原则能够本土化,能够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既需要发展资本市场,既要发展长期信用体制,还要发展大量的能把那样一些债务性资金转移成权益性资金,把短期资金转移为长期资金的这样一些活动。大家仔细想想,我们资金不是干这个事吗?我们要沿着这个初心做下去,我相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定会有非常光明的前途。

    我给大家提示一下,过不久,你会看到一个叫新的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的思路,这个思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值得我们认真去琢磨,促进市场发展,谢谢!

主持人杨曦:非常感谢李扬老师为我们所做的精彩的主题演讲,内容非常的丰富,也为我们仔细的剖析了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最后,让我们充满了期待。听了李扬老师的主题演讲,无论是超出大家预期的改革措施,还是孕育的改革的各种各样的版本猜测,我们都有理由相信,2018年会成为我们各位朋友的共同起点,这样一个起点,我们会迎来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教授、天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先生为我们带来演讲,我们掌声有请刘教授。

刘煜辉: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杨曦:好的,非常感谢刘教授的主题演讲!听着非常认真,突然戛然而止,的确要承认刘教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和一扇门。

    下面我们就请出一位在中国公募基金市场上非常有影响的机构的总经理来到台上,国泰基金总经理周向勇先生。

    国泰基金是国内首家基金公司,到现在已经20岁了,3月5号将会庆祝国泰基金20岁的生日。我们想听听周总在20年的峰会上有什么为我们分享的,掌声请出周总。

周向勇: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来参加证券日报的论坛,正如主持人所言,再过几天的3月5日,国泰基金将和行业一起迎来成立20周年的重要纪念日。接下来的演讲,我想用信赖、感恩、传承,几个关键词,与大家分享公司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和对未来的展望。

    第一个分享的关键词是信赖。刚刚钟会长在演讲中介绍了整个公募基金行业20年来取得的成果,我在这里也汇报下国泰基金旗下基金在不同阶段的投资表现。

    (根据银河证券的数据和分类标准),截至2017年12月末,国泰旗下偏股型基金成立以来平均年化收益率18.49%,高于行业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同时也大幅超越各阶段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300指数涨幅。

    横向业绩比较方面。(根据银河证券的数据)2017年国泰基金股票投资平均收益率达30%,位列全行业89家可比基金公司第5;从中长期来看,国泰基金最近2年、最近3年平均收益率分别排名全行业84家可比基金公司第4、71家可比基金公司第4。公司旗下国泰互联网+获2017年、过去2年同类业绩冠军;国泰估值优势、国泰金龙行业以及国泰新经济分别荣获最近3年同类产品业绩冠军。

    无论短、中、长期业绩来看,最近几年国泰基金始终保持在行业第一梯队中,同样,国泰基金在选择新基金发行时点上,以国泰互联网+、国泰央企改革及国泰大健康为例,凭借20年积累的投资管理经验和对市场的研判能力,我们更愿意在指数相对低点,投资者信心不足的时候迎难而上,虽然募集规模不会很高,但难发好做,市场低点建仓为我们产品之后取得好业绩赢在了起跑线上,没有辜负1400多万客户的信赖。

    事实上,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公募基金具有低门槛、高透明度、良好流动性等优势,依托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经验,20年来普惠了数亿投资者。

    我们相信只有让投资者有持续稳定的收益预期,为他们实实在在赚了钱,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基金管理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关键词是感恩。过去20年,国泰基金能够为信赖我们的投资者交出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最想表达的是感恩。

    首先,我们感恩中国公募基金业诞生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众所周知,公募基金主要投资于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高回报的基础是经济的持续增长。

    过去二十年,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企业,在A股上市公司数量和总市值不断扩张的背景下,基金经理坚定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引导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获取了丰厚回报。

    其次我们感恩行业始终如一的严格、透明的监管制度。从1997年,国务院颁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开始,中国公募基金业20年,就是不断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自律制度的20年。

    当下,以修订后的《证券投资基金法》为核心,加上各环节的部门规章制度,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已经成型,确保行业始终坚守“持有人利益至上”的受托理财的信托责任,让公募基金成为国内监管最严格,制度最完善,透明度最高的资产管理机构。

    得益于行业制度保障,国泰基金成立20年来坚持规范运作、持之以恒地将风险控制放在首位,有效地规避市场的诱惑和管理人的道德风险,至今没有发生一起类似老鼠仓的重大风险及违规事件。

    在最大程度严控和规避风险的基础上,国泰基金可以放心的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等手段将一群有理想、有情怀、最优秀的资产管理人聚集在一起,大家志同道合,做一些着眼长远有意义的事情,才能为持有人取得持续优异的投资回报。

    在此,我也代表行业从业者向过去20年为一系列相关制度落地和执行付出辛勤努力的监管机构领导表示由衷感谢。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传承。

    展望2018年,经济政策体现出大格局,十九大指明了未来的大方向。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换过程中,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先进制造将成为未来经济政策和投资机会主线,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需求结构持续调整,也为资产管理行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投资机会。

    顺应经济结构升级的趋势,就能够享受新产业成长带来的超额收益,国泰基金有信心继续传承优异的投资业绩,让基金持有人享受到“投资中国”的红利。

    站在行业发展二十周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同样需要传承的是公募基金自诞生之初就坚守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初心。

    任何时候,资管行业的初心都离不开基金管理人切实履行的受托责任,更离不开广大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一个成熟的基金行业,不仅要为股东盈利、为机构客户负责,更要让广大普通投资者获得满意的投资体验。

    我们相信唯有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维护金融安全,行业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主持人杨曦:谢谢周总!国泰的生日是3月5号,学雷锋日,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获得自身很大的发展。

    我们继续邀请上博时基金总经理江向阳先生上为我们带来演讲,掌声有请江总!

江向阳: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

    首先感谢本次会议的主办方、协办方,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一年之计在于春,新春伊始,大家聚集在一起,回顾行业的发展,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讨论行业在新时代发展的大计,对行业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2018年是公募基金20年的生日,过往20年行业飞速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值得总结的经验非常多,最为关键的经验,我认为有两点:首先是顺应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为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了行业应有的积极作用;其次是满足了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投资理财需求,持续为基金持有人创造了优异的投资回报。行业坚持价值理念,重视基本面投研力量的建设,形成了以深入基本面研究、投资价值发现为核心的文化、以及相应的一套管理机制、组织方式和人才储备,构成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018更是十九大的开局之年,在新时代,公募基金行业要再出发,踏上新的征程。我认为,在新时代,行业的发展仍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牢牢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的支持作用,切实为持有人创造价值。对于新时代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归纳为六个“新”:阶段新、任务新、结构新、需求新、科技新、舞台新。

    一、阶段新

    首先在中国由富到强,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资本市场作为大国崛起的战略支撑,重要性更为突出,相应的,行业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其次,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发生转变,发展更注重质量,过往20年,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市场生态逐步完善、参与者逐步成熟、工具日益丰富,未来行业发展将从高速度阶段过渡到高质量阶段,逐步向世界一流资管行业迈进。第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居民财富日益增长,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仍然巨大,以公募基金总规模占经济的比重来看,美国2017年公募基金总规模22.4万亿美元,占GDP的115%,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11.6万亿人民币,仅占GDP的14%;在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内部横向来看,银行理财在30万亿左右,信托24万亿,保险资金14.7万亿,券商资管17万亿,公募基金11.6万亿,我国公募基金行业仍然处于快速成长期。

    二、任务新

    公募基金行业在新时代面临的新的使命和任务。首先,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是未来三年的三大攻坚战之一,防风险,去杠杆,回归本源,坚守底线,是未来行业发展要重视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神经系统,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的繁荣和支持,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要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支持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支持国家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时代使命。最后,改革和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的各项政治经济改革全面深入开展,与之对应,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以服务国家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导向,发行上市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期货衍生品市场、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服务实体、提升直接融资功能,提升市场效率的改革措施有序推进,对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对于传统产业通过并购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结构升级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公募基金行业是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同时,也直接服从和服务于金融改革,要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来促进资本市场改革。防风险和服务实体、服务改革是有机联系的,切实做好服务实体、服务改革,就能更有效的防范风险、降低整体经济杠杆水平。

    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任务,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在新时代迎来难得的、重大的机遇期,要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严格、治理完善、投研力量深厚、人才储备完备等核心优势,以客户为中心,做好准备、苦练内功、大幅提升资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客观的说,相对成熟市场,我国资管行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资产管理的能力、经验、视野、人才储备、组织、运作、系统等方面距离世界一流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中国的资管公司要立志高远、充分的学习海外同行优秀经验,脚踏实地、实干苦干,瞄准世界一流企业,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

    三、结构新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步转换、经济结构升级,将涌现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投资机会;传统行业的去产能、混改、并购重组将给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资本市场顶层设计的创新和改革将不断增强市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增强市场活力。面对新的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未来产业中长期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投资能力的建设,从管理、组织、人员等方面,打造行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深挖企业的投资价值,促进金融资源的有效分配,与时代、产业、企业共同成长,让投资人分享新时代发展的红利。

    四、需求新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将产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伴随改革、转型和创新,出现新的投融资需求,如混改基金、REITs、资产证券化产品、代表改革、创新、产业发展方向的主题基金等等,行业要及时给新的需求提供工具和服务,助力经济转型升级。伴随资本市场成熟投资者比例的不断提升,配置型投资需求和绝对收益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行业需要大力发展资产配置和绝对收益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新时代客户习惯逐步改变,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行业需要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新的服务方案和方式。新时代人民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将更加丰富和细化,从简单的按照收益率排名购买产品向养老、教育、医疗、储蓄、长期配置等多维度的理财需求转变,行业要以客户为中心,发展收益、风险和期限等特征各不相同的多样化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

    五、科技新

    新时代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当前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技术正在加速发展,新一代技术方案逐步成熟,大规模运用的前景逐步显现,资管企业要积极拥抱新的技术变革的浪潮,否则就会被时代无情的甩下车轮。新技术在海外金融行业已经逐步开始得到运用,例如智能投顾业务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在新的投资策略中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的资产管理系统等,行业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人才的储备、培养;积极运用新技术建设高效率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数据资源,积极探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投资研究方式;积极发展智能投顾业务等。

    六、舞台新

    新时代,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投资需求大幅提升。沪港深通、A股加入MSCI、沪伦通等一系列资本市场开放措施的落实,使得资管行业的舞台更加广阔,我们一方面要扎根中国,对接海外资金投资中国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逐步扩宽视野,提升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走出去,以中国辐射全球,拓展投资的领域,培养全球化的资产配置能力。

    新时代对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要求在变,发展的模式和形式在变,不变的是对国家和历史的担当,对投资人的责任和承诺,是为国民管理财富的初心,基金公司要不忘初心、坚守价值、深入研究、坚定中长期的价值投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为投资人创造优异的回报。

    中国文化中以水为财,水之为德,善利万物而不争。传统的文化观念较好的突出了金融服务实体、服务大众民生、服务改革的本质。只要我们深刻理解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牢牢把握新时代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以金融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助力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行业必将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以上是我对新时代公募基金发展的一些思考,请大家指正!

主持人杨曦:谢谢江总的主持演讲,对于我们媒体记者来说,江总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朋友,原来在证监会的时候,就与媒体互动频繁,我当时觉得公募基金行业和投资人互动更多一些,包括教育和各方面信息的传递。刚才扫了一下朋友圈,说外面下雪了,我们一开年会有下雪了,非常好的效果,瑞雪兆丰年,有可能为我们公募基金行业未来20年是一个非常好的照顾。

    下面我们继续有请上主题演讲的嘉宾,来自银河基金董事长刘立达先生,掌声有请!

刘立达: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这是很时髦的一个题目,时髦是短期流行,流行的未必是好的,感冒也流行,计划经济在历史说也曾经一度广受追捧。我觉得这个题目不是时髦的题目,是贯穿人类历史上所有元素的理性活动。回归本质实际上是回归精的主题概念,什么是精,什么是本质,应该是长期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的道家、儒家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认为全不离精,全虽然是反精的,但是必须能做,全不多用,这应该是贯穿长期的基本概念。

    所谓认识本质,金融业的核心功能,第一,资本形成,资本形成是金融业最核心的功能;另外是流动性提供;此外是公共服务,在公共服务的领域里面,往往被称为货币银行体系,资本市场体系主要是资本形成和流动性提供。

    说到企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企业是市场的核心,这是没有异议的,金融应该是服务企业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企业有初始资本设立,一切生产资料才成为资本品而不再仅仅是物品。

    企业家是舵手,消费者是船长。消费者通过购买行为,决定着谁应该拥有资本和管理工厂,决定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及质量。

    需求在变化,供给的条件也在变化。企业家的使命和作用就是要根据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生产。

    市场经济创造破坏过程,什么意思呢?企业的倒闭,甚至于经济危机都是市场经济有机组成部分,能否高效的实现这个过程才是一个区别。

    金融业要服务的是一个全过程,仅仅或过多的关注与企业设立的层面,这肯定是不对的。严格地说,目前中国的金融业不是过热,或者说整体的判断上发展不足,创新更是远远不足。

    此外,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没错,实际上企业是经济基础,金融业除了服务企业之外,还要服务于政府,服务于金融业本身,还有刚才大家提到的服务于民众。

    还有一点,金融业本身可以作为跨境服务贸易,可以创造GDP。

    财富管理非常核心的是资本的形成,我们回头看对资本的认识,什么是资本?第一条,积累特性,剩余的本质。第二是生产性的,什么概念?金字塔、故宫之类的,不是用于生产的被称为资本。第三,资本有一个最小有效规模问题,它达到一定规模能够有效的配置,能够参与现实的实体经济活动,这才称其为资本。第四,最本质的或者说最应该强调的一点,资本是能够承担损失的,这点是资本和负债的一个本质区别,企业家后面投资人不仅仅是以自己的勤勉和专业避免损失,更能够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财富去弥补已经发生的损失。重要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你投资的失败不要再去传导影响。这是它能否承担损失的本质区别,从这个角度来说,富有者个人的财富应该是最优势的资本来源。稳定和可计量,我不细说。

    资本与金融杠杆,资本是剩余,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当中没有什么剩余,金融活动是能够促进资本形成的,我也强调它是有限度的。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里面,财富急剧增长,着点是能够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就是能够更好的使财富转化为资本。通过金融活动,通过杠杆作用,可以加速资本转化,这个活动也是日趋复杂的,风险越来越大,或者急剧了很多风险。

    金融杠杆的作用第一条小额剩余聚合,在资本市场或者公募基金的作用是明显的,本来达不到规模,不成为资本的时候,把小额聚集起来。一体化与全球化的角度,能够在一个经济体之外,境内境外的资本能够动员。政府投资,即便是政府的负债形成政府投资,也是要有严格的限制,在理论上,只有在不断发展、不断加速甚至不断加速发展的经济体,这样一个跨代偿还的政府负债是有意义的。

    更多的金融活动是在负债方面,商业银行资金持的作用加速了资本的形成。央行流动性。此外,金融市场也提供了流动性。第四方面,衍生金融产品,它的一个重要的职能是交易的不确定性,取得确定性之后,就使更多的剩余或者暂时闲置可以形成资本。禁用是愚蠢的,滥用是危险的。

    有些时候,确确实实是基本概念,恰恰是大家有时候会去忘记的东西,社会进步,劳动生产力水平Vs生产效率,存货或存量财富。历史大趋势,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标志,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换。原来如果是温饱型的,是没有什么剩余的,至多是暂时闲置,资本的转化途径和方式是不同的,资本能够积累的量也是完全不同的。进入小康社会之后,有了更多的基础。中国现在进入老龄社会,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非常紧迫的,在金融老龄化社会之前,能否实现产业升级,也解决资本更密集型的产业能够建立起来,这是极端重要的。反过来说资本的重要性,或者加速资本形成的重要性。

    在资本形成过程中,财富管理行业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判断是局部过热、整体发展不足并存的状态,金融是重要的,但不是万能的。我们现在强调不是放慢改革发展,而是富有逻辑的发展。过快的资本积累,把不适合于成为资本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也是错误的。财富管理业的重要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能够深刻理解卖方产品,同时准确把握买方财富性质和偏好的基础上,实现双方的完美高效对接。

    财富既是产品的需求者,也是产品的创造者,通过创造产品,能够进一步满足不同的需要,起到积极的桥梁作用,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谈到科技进步,背后是什么?风险资本,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资本,就谈不到科技进步,或者不可能支撑真正的科技进步。风险资本应该来自于最优的那部分财富,甚至于暂时闲置的财富不可以用。

    公募基金,有投资转化和促进功能,目前应该更多的强调公募基金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剩余不多,更多的是小额,促进大众的小额资本的转化方面,公募基金的重要作用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流动性管理方面需求很旺盛,公募基金仍然是能够发挥这样一个重要作用,也应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金融创新产品可以作为投资的标的,在投资方面,自身能够应用这些产品来管理。

    今天公募基金有很多优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历史上的严格监管,现在形成的优势有条件在平台上搭载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此外,稳健的文化和公募基金内部的精细化的管理极其重要,每一个环节、每一点都非常重要。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公司,供给是指产品的供给,更多的指投资业务方,熟悉产品、熟悉企业、熟悉经济活动,需求方指的是产品需求。基金公司里面,对投资的重视更多,社会一致的认为业绩为王,投资是最主要的。对于客户方,在很多公司里面重视的是不够的,财富管理是代表需求方的。从本质上,更多的时间、精力,更多的关注点用在客户方,帮助客户了解、理解和确定自己的财富属性,以及自己的风险偏好,这是公募基金自身的一个职责。

    最后回归本质,是遵循逻辑,市场的逻辑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很大程度上说,资本逻辑是市场逻辑的基础,遵循这些逻辑可能不是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快速发展或发达的充分表现,但恐怕一定是必要条件,回归本质更多的是搞清基本逻辑和遵循基本逻辑。对于投资者如此,对于个人如此,对一个企业和国家也是如此,谢谢大家!

主持人杨曦:非常感谢!谢谢刘总的演讲,刘总的演讲当中透露着一股理性,审慎的劲儿适合我们公募基金行当20年回首过去,展望微量,保持这样一众状态。

    下面我们邀请的主题演讲嘉宾是平安大华基金董事长罗春风先生,有请罗总!

罗春风:非常感谢领导、主办方和协办方的邀请,前面也听到了行业监管的钟会长的讲话,也听了李教授的分析,刘首席对资管行业未来的预测,前面也听到行业的三位先驱:国泰的周总、博时的江总,还有银河的刘总,他们讲的非常好,第一是水平高,第二他们讲的好也是应该的,他们是老一家、老五家、老十二家,我们是六十三家,也是按照主办方的要求,就风控谈一点心得。

    10分钟的发言有点大,站在我们基金行业20周年的时点上,可能也有一定的意义,我翻了一下百度,我们国家工商局有一个统计,2012年年底,我们国家的企业有1322万家,存活的时间五年以下达到50%,一半的企业在头五年都会退出,大量的企业在三年到七年,在所谓的七年之痒的时候退出这个行业,活到24年以上的只有1%。

    金融行业在全世界来看都是特许经营,我们有持牌的加持,普遍活的长一点,全球来看,很多企业倒在了历史纪念碑下面。金融行业很大的问题就是风控,如果风险控制做得不好,有240年历史又怎么样,也是倒在了历史的纪念碑下。

    公募基金行业像钟会长讲的,我们基础制度最完备,是做得比较先进的金融子行业,我们来谈谈风控有特别的意义。平安大华基金是第63家,我们成立7年,在新生代里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公募基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大概有四个方面,第一个肯定是投资管理能力,我们是代客理财。另外一个是产品创新,我们有很多行业,比较优秀的公司在过去20年的发展当中,推动行业的进步确实做了大量产品创新的事情。运营管理也是相当的重要,公募基金是一个永续性的产品,周期非常长,我们是公众的投资者,所以投资者人数多。我们行业很多公司表现出了这样那样很好的竞争力。但是不管哪一种竞争力,通用的都是合规和风控能力,合规和风控也是我们的行业每一家都应该要做好,也必须要做好的。

    我们平安大华在这一块,过去七年来,我们也有一定的心得,取得了一点进步,在2015年剧烈波动的阶段,我们也比较平稳的渡过股市的波动。2016年再次的波动,我们没有发生流动性风险,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概念。在子公司业务方面,我们是第一批获得监管批复子公司牌照的,过去四年来,我们没有发生重大的风险事件,我们过去几年在实际操作当中,风控的体系、风控的能力、风控的人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检验。风控永远是在路上,这个话永远不能骄傲,也永远不能说过头。

    公募基金行业是整个金融行业当中的基础制度最完备,规则最多的,我当年考高管资格考试,背法规,不完全统计400多项,现在更多了。钟会长也讲,大资管的一些制度的安排,照着公募基金的行业制度去借鉴,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这个行业不管是从各方面,都是法规制度比较完备,监管比较严格、比较透明化,每家基金公司都一样,都要做好。我们是平安集团旗下的公司,我们同时也在做好行业的监管,接受行业的监管,我们平安集团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可能有一定程度的特色。

    具体来讲,我把它归纳成这么一张图,为251?2是首先肯定要接受行业的监管,在这个同时,我们接受平安集团的一些监督和指导。5,我们围绕五大风险,尤其是对我们的子公司业务更有指导意义,信用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在平安集团的帮忙下,我们建立了风险管理的系统,运用大数据进行过程当中的风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追踪。

    以信用风险管理、法律合规风险管理作为一个例子,怎么样使我们事前、事中、事后做到有平安特色的风险管理特色。事前,建立了信用评价模型,授权授信制度,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我们对它的信用进行监测,对交易对手的信息掌握是比较完备的。综合金融协作怎么理解呢?因为我们下面是全牌照,我们的四大保险公司,包括银行,包括证券,包括信托,在全国各地有6000个网点和分支机构,在当地我想应该是对我们当地的企业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服务他们的过程当中,我们某一家公司对某一个交易对手、某一个合作伙伴有进一步的需求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

    我们肯定是以基金公司自身的研究为核心,但是仅仅靠我们的能力不一定足够,我们通过兄弟公司在当地对当地公司了解,得到当地公司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对我们自身的风险评估提供了非常及时的操作,也算是比较有平安的特色。

    事中方面,建立系统以后,要动态的管理。三年前的万科,三年前的恒大,三年前的碧桂园,那些数据放在今天有意义吗?没有意义,你要动态的来管理,平安集团牵头建立千里眼的系统,对主要的行业、市场上的主要交易对手进行信用动态的管理。同时也在牵头做一些大的行业的研究报告,大家可以共享。

    事后,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我们结合监管的要求和平安集团的要求,建立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

    我们基金公司制度最完备,合规要求非常高,我们自身建立了哪些比较有特色的合规管理方面呢?应知应会的东西应该提出条条框框的要求,第一比较易于遵守,第二他知道哪方面不足以后,能够完善自身的不足,我们每一个新员工进来都要进行培训。每一年每个员工有合规的承诺书,要跟我们的法律合规部门签合规的承诺书,可能有定形式化,但是慢慢这种形式演变为内容,过去他不了解的可能是二传,我们后面有法律合规部门去看,他不太关注这个过程。我们让他关注这个过程,让他变成一个法律合规人员,对他自身也是很大的帮助。

    问责机制,我们有88项,什么情形下红牌、黄牌、蓝牌,这也是平安的特色了。监管没有要求的时候,我已经把投行经理们进行薪酬定点。

    说到最后,这些东西都是很重要的,制度、流程、机制、平台、文化、技术,归根到底还是人,人对了,事情基本上对了,人不对,做这些事情没有用。我就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杨曦:非常感谢!谢谢平安大华的罗总为我们带来以上的主题演讲,刚才我们已经聆听了六位嘉宾,都是男士,在本环节最后一位主题演讲,我们将会迎来一位女士,她就是东方红资管总经理任莉女士,我们掌声有请任总上台来为我们带来主题演讲!

任莉:公募基金管理人通过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保值增值,是更多普通人实现有尊严养老的重要方式,资产管理人围绕客户长期回报,在内外部努力营造长期共赢的生态体系,可以让多方共享投资之美。

    东方红资产管理是行业首家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行业首家获得公募基金业务资格的非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截至2017年底受托管理规模超过2000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750亿元。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未来居民养老压力较大,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凭借自身专业能力为更多普通人创造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帮助他们财富长期保值增值,实现有尊严的养老。

    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通过专业投资管理能力,将普通投资者的资金配置到最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让普通投资者分享到优秀企业的长期成长收益,实现长期财富保值增值。

    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让资产管理人、优秀企业和投资者实现长期共赢发展,其中,资产管理人通过长期投资优秀企业,与优秀企业相伴成长,可以在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长期保值增值的同时,可以实现自身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优秀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更优资源配置,做大做强,为社会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投资者可以通过产品分享优秀企业的价值创造,实现长期财富增值;此外,价值投资还极大地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能力,服务实体经济。

    多年来,东方红资产管理围绕客户长期回报,在投资端、资金端、激励约束等方面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机制,形成了以客户利益为中心、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和土壤。在投资端,始终坚持价值投资,不断提升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能力,精选并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优秀企业,把握大趋势下大概率获胜的投资机会;在资金端,寻找认同价值投资理念、愿意长期投资的满意资金,持续开展投资者引导,传递长期投资观念;同时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文化。

    围绕客户长期回报,东方红资产管理在寻找认可价值投资理念、愿意长期投资者的满意资金方面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帮助投资者提升投资回报。

    一是,探索推出多只封闭三年运作的公募基金。以东方红睿丰混合为代表的该类基金,由于封闭期间规模稳定,有利于投资端着眼中长期投资机会,而基金份额上市后可通过交易所转让也部分满足了封闭期间的客户流动性需求。一方面,三年有利于把握大趋势下大概率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客观上可以让基金份额持有人减少短期择时,让投资收益与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趋于一致。

    二是,主动控制基金规模。在东方红睿玺、东方红睿泽等新基金发行前,通过缩短发行时间、单户认购金额上限限制、比例配置等方式合理控制规模;存续基金则通过设置单日申购金额上限等方式,合理控制基金规模。

    三是,积极引导投资者合理资产配置。东方红资产管理一直注重投资者引导,“东方红万里行”系列活动自2015年8月启动至今已累计举办2250场,参与人数超过18万。通过面对面的讲座、论坛、座谈及线上交流活动,分享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和逻辑体系,建立合理的投资预期,引导投资者合理资产配置。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好的社会》中所表述的。我们希望身处一个美好的社会,人人平等,大家相互欣赏、相互尊重、互相信任。金融无疑是帮助我们实现美好社会的最佳手段。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作为管理人,围绕客户长期回报,着眼长期,逆市布局,在公司内外都努力营造长期共赢的生态圈,可以投资者、优秀企业、管理人等多方共享投资之美。

主持人杨曦:非常感谢!谢谢任总的发言,确实和前面几位有所不同,让我们感觉到了公募基金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能让我们每个人创造美好生活。

    下面,我们进入论坛第三个环节,我们将会共同见证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的发布。

    在过去的20年,公募基金到底经历了什么?积淀了哪些投资理念?下面我们通过报告一起了解一下,我们有请国泰基金的总经理周向勇先生、证券日报社执行副总编辑董少鹏先生上台为我们揭晓发布公募基金行业20年主题报告——公募基金20年赢在哪里?

主持人杨曦:感谢两位启动嘉宾!请二位回座。

    希望我们有请报告的发布人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副主任赵学毅先生对报告进行深入阐述。

赵学毅:感谢主持人的介绍!感谢周总和董总为这个报告揭幕。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在座的媒体同行,大家下午好!今天由证券日报社编写的公募基金20年专题报告《公募基金20年赢在哪里?》正式发布,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个报告,感谢为这个报告付出辛勤劳动的每一位小伙伴。

    2018年,是特殊的一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公募基金成立20周年。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募基金不忘初心,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更为全面、主动地发挥机构投资者功能。截至2017年年底,公募基金管理资产合计11.6万亿元,这么大的体量说明了投资者对于公募基金的充分认可。随着A股投资者一步步趋向机构化,研究公募基金的来时路、投资方法、投资过程及配置策略十分必要。

    因此,《证券日报》编写了公募基金成立20年专题报告——《公募基金20年赢在哪里?》,有对过去的总结,有对投资的研究,也有对不足的反思,更有对未来的展望。这个报告分为七大部分,全文3.51万字。若让我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报告,那就是“钱”;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赚钱”;若用更多字来概括,那就是“怎样去赚钱,怎样能赚到钱,怎样赚钱最舒服”。

    刚刚,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钟蓉萨女士提到一个新数据,偏股型基金在近19年,年化收益率为16.5%。这一平均回报率放在全世界任何一个理财市场上,都相当优秀,要知道美国20年的公募基金行业年均收益率只有2.8%,我们完全可以用“碾压”来形容。

    所以,我们毫不吝啬篇幅,在报告第一部分对不同类型基金进行了全方位对比分析。不过,困扰“在座”各位嘉宾朋友的是,近20年来,我们的投资者通过持有基金实际收益却趋近于0,甚至亏损。这成为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最大的痛点。

    带着这个问题,《证券日报》记者在过去的一年里,辗转于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走进基金公司,感受“金牌基金经理”的心跳,辨清投资路上的得与失,同时发出资本市场的好声音,传播出科学、严谨的投资价值观(我补充一下,金牌基金经理满足了三个条件,从业满5年,管理基金的业绩排名持续三年在前1/2,任期年化收益超20%)。优秀的、成熟的基金经理到底是如何操作的,是怎样赚到钱的?这是我们这个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在试图寻找基金行业痛点的破解办法……很幸运,我们有了收获。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投资者,甚至媒体,从中都可做些改变(大家可以翻到报告的第五部分),虽然这些方法不能完全解决“基金赚钱而投资者亏钱”的痛点,但至少能化解一部分,值得基金公司去试一试,更值得投资者在配置基金时认真思考。

    我们认为,投资者申赎基金时,若不注重风险匹配,进行波段操作,盲目追随,最终就会亏损连连;但如果明白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清楚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管理风格,从而选到适合自己的基金,那么,能赚钱的小目标还是很容易实现的。

    在资管行业,人们很喜欢追随冠军。那么,基金成立20年一共诞生出多少个冠军?这些冠军现在过得好不好?还有,我们持有基金多久才能大概率赚钱?32只靠谱的长跑基金长什么样?脸上有没有明显特征?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报告第二、第三、第四部分集中呈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所以,我们并非在推荐绩优基金,而是通过解读这些冠军基金、长跑基金的赚钱基因,让投资者学会选到好基金的方法。所以,大家不必纠结于报告中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个别基金,只要能按图索骥,寻到适合自己的基金就好。另外,要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毕竟公募基金(不管是股票型、混合型还是债券型、货币型),它们只是我们的理财工具而已,高收益就必须承受高风险。

    今天,包括各家基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内的业内大咖汇聚一堂,对公募基金的弱冠之年颇有感慨。我想说,这些成就,是对监管层及“在座”每一位基金业参与者,在改革路上锐意进取的极大肯定。报告的第六部分特别提到“谁在为公众理财的最佳平台保驾护航?”,那些经典案例,不期而遇的转折,再一次将大家拉回到20年波澜云诡的历史场景中。

    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回首过去,是为了了解更真实的自我,看清今后的方向。公募基金20年,只是中国“资本市场强国梦”的一个片段,虽然太多的精力挥洒在昨日的流程上,但在今天,勇敢的我们已然选好航程,背起行囊,迈开坚定的步伐。报告最后一部分描绘了未来20年的公募基金:管理养老金,将为公募基金发展带来新契机;互联网赋能,金融科技将敦促行业新变革;公募产品创新需要关注客户机构化、资金长期化、投资多样化、业务国际化和服务科技化;公募基金与银行、券商、保险、私募等金融机构势必良性竞争,共融,共创,共生,共享。

    这就是报告中所展示的主要内容,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关注公募基金成立20年专题报告——《公募基金20年赢在哪里?》,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主持人杨曦:非常感谢!谢谢学毅做的介绍!大家可以翻看这本凝聚了证券日报同事心血的报告,在我们急速向前的同时,我们需要不断的审视自己、审视行业、审视大时代。

    下面我们进入论坛的第四个环节,就是圆桌对话的环节,我们将会邀请到老、中、青三代公募基金公司的掌舵人,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一线,过去20年、未来20年公募基金发展的机遇和难题都有哪些。

    本场圆桌对话的主持人是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袁华女士,我们还要请上各位参与对话的嘉宾,他们分别是:

    兴业基金总裁汤夕生先生

    新华基金总经理张宗友先生

    宝盈基金总经理张啸川先生

    中融基金总经理杨凯先生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史博先生,有请各位来到台上,共同开启本场圆桌对话。

    下面就把话筒交给袁总,为我们开启本场圆桌对话。

主持人袁华:我们今天这个会质量很高,时间也很长,感谢大家耐心的陪伴和专心的听讲。现在我们进入圆桌对话环节,是由我来主持。我们大体的思路是这样的,我们准备了几个题目,大家排排队吃果果,分别来做一个交流。

    我准备了四个题目,我们现在就开始。第一个题目是中国公募基金已经过去了20年,在刚才国泰基金的周总分享的时候说到,感恩时代,其实反过来,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公募基金对我们的时代和对中国的资管行业以及A股市场,您认为带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在过去的20年。

汤夕生: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兴业基金的汤夕生,兴业基金是一个年轻的基金公司,我们成立于2013年4月,到今年4月满五年,总的资产规模是5100多亿元,主动管理的资产规模是3300的亿元。我一直做金融,从银行到基金,这五年我的感受,基金公司有这几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运作规范,第二是信息透明,第三是相关制度的建设比较完善。我也看了银河证券研究基金的数据,开放式基金发行开始到2017年上半年,开放式公募基金给全行业带来的投资收益是1.87万亿元,年均1167.73亿元,随着股市的波动,很多散户买股票不挣钱,委托基金公司有比较好的收益。

    今年的形势很好,市场一调整,投资的战线可以相对拉长一些,连开16条阳线,我当时觉得这样下去不会走远。一波调整以后,市场主动联系我们,委托我们进行财富管理。今年除了要关注投资,监管新规的出台可能对我们固定收益的一些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正是这样,今年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比较好的时机。这是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我们今年特别强调要加强风险控制和防范,我把风险归结为七个方面,第一个是合规风险。我从银行端来,到基金行业来了以后,我的感受是监管非常严格。我举一个例子,在信用风险没追究以前,中国证监会对它的合规风险进行了追究,最多的一家银行被罚了7亿多,其中还有5亿多、2亿多,这都是合规的成本。第一个是合规风险,第二个是流动性风险,第三个是利率和汇率风险,第四个是交易对手风险,第五个是信用风险,第六个是操作风险,第七个是道德风险。

张宗友: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下午好!我是新华基金的,新华基金成立于2014年,应该算中年。刚才主持人也谈到了,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还有A股市场的作用,刚才各位领导和嘉宾也都谈到了,公募基金2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投资业绩上,还是在我们的差别数量和产品的种类方面,以及我们整个的行业的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这些其实就是我们对整个资本市场作出的贡献。

    公募基金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非常大,牵扯到千家万户,对于整个A股市场的投资,还有价值理念的引导,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在这方面,我觉得20年公募基金走过了不平凡的路,也发挥了公募基金应有的作用。我觉得公募基金作为大资管行业中的一员,它是对我们投资者保护最充分,管理也是最规范、最透明的一块,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就谈这么多,谢谢!

张啸川:我是宝盈基金的张啸川,沿着同行的思路先介绍一下宝盈基金,宝盈基金成立于2001年,是最早几批成立的公募基金,全国资产管理规模900亿元左右,宝盈在权益管理方面做得比较有特色。这些年在一些新兴行业,比如TMT、大消费,包括医药等方面,投研的力量更具深度、更具穿透性比市场领先一步的认识。

    作为公募基金对市场的影响,我过去长期从事证券市场的工作,分析市场运行质量要看几个指标,一个是换手率,一个是波动率,还有市场的厚度。以2017年为例,这是非常好的样本年份,公募基金市场的换手率是非常低的水平,市场波动率也是非常低的水平。2017年从市场运行质量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年份,市场整个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公募基金在严格遵守基本面为基础的投资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只是公募基金去年业绩好,一些老牌的私募,2010年以前一些老牌基金经理掌管私募业绩比较好,偏成长、偏故事的年轻人,更多的是2015年以后出现的。以基本面为基础的投研驱动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市场。

    我现在讲一句话,为什么讲换手率是衡量市场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严格按照一个基本面的思路来进行投资,你的换手率一年应该3到5,定期报告集中披露的是一年三次,一年大概有三次集中披露的机会证实你的判断。作为一个投资标的来说,也不是每一次都证伪,三次都要换,有的时候是证实,从这个角度来看,最多三次,甚至小于三次。

    我们也做过一个统计,在0到12个月期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情绪面、流动性对于股票嘎个的影响在逐渐减小,基本面的因素对于股票的影响在逐渐加大,超过一年以后,整个的基本面因素驱动的价格是占据一个绝对主导,这实际上也说明了我们日报之前做的报告的结论,超过一年以后,或者说我们按照一个长跑的思路来衡量一个产品的话,坚持基本面投资完胜。最大的作用就是公募基金坚持基本面投资对于市场质量的改善。

杨凯:大家好!我是杨凯,来自中融基金,我是2003年加入中融基金的,现在有15年的时间了。公募基金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制度的贡献。我刚刚加入基金行业的时候,我感觉这个行业特别规范,确实也是,它的起点就是很规范的起点,托管的制度,管理公司的资产和投资者的资产分离的体系,这些时间为后来大资管行业的立法甚至立规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实践的经验。

    第二个贡献是对实体的贡献,大家可能想到支持了实体的法通过IPO,通过定增,企业债、公司债这些支持,我认为这是一个方面,其实公募基金本身是产业链的一个环节,还有很多券商和研究所,没有公募基金的存在,大量的分析师和行研生存的空间不会太大。这些金融从业人员的存在,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很多金融的理念,金融的支持,以及给他们带来很多同行业的比较,国内外的经验,对公司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个贡献是提升和改善,这个改善和提升的作用还在逐步的显现。中国居民在金融资产上的配置还是很低的,像美国在20%-30%,加上退休金就更高了。20多年以来,通过我们自己的投资模式,通过我们和投资者的沟通,年化百分之十几的增长率,投资者不挣钱。从结果来看,已经对他们的理财模式、理财方式、资产配置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影响是很深远的,很有意义的。

史博:大家下午好!我是南方基金的史博,南方基金正好成立20周年,我自己也是基金业的一名老兵了。前面各位嘉宾已经把基金业这20年的讲的很清楚了,我自己讲一下这个作用是怎么发挥的。公募基金的功能作用能够发挥出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这个行业透明,在透明的过程中,不断的比较,或者不断的PK。

    我现在也是一名基金经理,大家都能够战胜基准,最开始投资者或者客户比较重视短期的业绩,三个月六个月,目前为止,我们感觉到这个趋势非常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会向国际接轨,重视三年、五年、十年的业绩,经过一轮市场周期之后,给客户带来的回报是怎么样的。基金业PK的过程,不光是我们自己内部,也在跟其他的行业产业进行PK,这是需要我们基金业不仅重视回报,也要重视风险管控。

    如果我们能够把回撤的幅度做得更好,投资者能够更多的享受到基金业带来的回报。给客户带来10%-20%的回报,好的产品年化30%的回报,为什么客户没有享受到?一方面是持有的期限,另一方面是净值波动的幅度比较大,客户在下跌的时候害怕,出去了,上涨的时候又很兴奋,每次涨高的时候进来,在低迷的时候出去了,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客户,从现在开始,不光是做好产品,同时能够帮助他们做好资产配置,让投资者以长期的心态看待投资,给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人袁华:刚才五位老总分享了一下公募基金在过去的20年来对中国社会的独特价值的表现。我注意到,大家比较性急,第二个问题是跟自己公司的发展历程介绍相结合的,但是大家在做第一个问题的时候,捎带已经把这个事情解决了,我的第二个问题,大家可以简短一点回答,现在公募基金公司数量于是超过了100家,但是剔除货币型基金以后,达到理想规模效应的公司数量其实远远和这个数据是有差距的,就您所管理的基金公司的实践来看,您认为最具有探索价值的公募基金公司它的发展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大家用简短的化来做一个表述。

汤夕生:我一到基金公司,我当时提了四化的原则,规范化、专业化、差异化、市场化。兴业基金这四年多的发展,确实走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当年盈利就是做了大量的通道业务,从今年开始,我们准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我们的权益类的规模也好,市场品牌也好,能够进入到市场。我们2013年成立的时候,是招兵买马的过程,从零起步,有本事、有品牌的基金经理的招聘要有一个过程的,我们现在能够腾出手来。走自己的路,但还是要贯彻规范化的原则,控制好风险,走出自己的特色。

主持人袁华:谢谢汤总!我知道新华基金是以权益类著称的公司,业内在前两年实施的事业部也有自己的理解,新华基金最有特色的是产品导向战略,我想咱们聚焦一下,在这方面请张总结合新华基金的实践跟我们分享一下。

张宗友:从行业来讲,以业绩引导规模的增长。作为新华来讲,新华成立之初确定好以权益类投资作为核心的投资理念,也确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整体来看的话,非常好。行业及还有新华基金本身的发展过程当中,也逐渐的对它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我们始终把权益类基金作为核心的投资产品也好,方向也好,但是我们在其他产品的多样化方面也逐渐做了一些探索,在债券投资方面,围绕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方面,开发了产品,用产品引导投资。我们这两年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业绩是相当出色的,去年在业内也是排在靠前的位置上。我们在产品开发的过程当中,相互促进,相互探讨,能够把产品的投入形成一个非常好的互动,谢谢!

主持人袁华:谢谢张总!下面是宝盈基金的张总,刚才张总已经谈到了,宝盈基金在业内还是有不少领先的实践,我对宝盈基金的印象,宝盈基金是很有韧性的公司,我觉得张总的经历也是有很丰富的业内从业经历,请张总结合宝盈基金未来的发展,道路选择,跟大家分享一下。

张啸川:现在已经运作的公募基金100多家,待批的公募基金40多家,还有大量海外的成熟的公募基金公司可以进到市场,公募基金面临的竞争是空前的,逐渐变成红海的行业。大概有这么几个点,第一个就是做精品,有特殊定位的。宝盈作为一个资产配置公司,一夜之间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公司,短期之内是有难度的,是不是非常值得争取的目标呢?也是值得商榷。但是作为一个在某些特定领域有非常明显优势,同时能够提供一个显著的股东回报和投资者回报,设定这样的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

    一方面,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在特定的领域提高主动管理能力是一个思路。另一个思路就是降低成本,我指的就是降低投资者的成本,虽然基金经理战胜基准很容易,因为我们的对手相对弱一点,不是那么专业的拳击手,很容易就打倒。但是并没有把产品的收益直接转化成投资者的收益,特别是投资者获得收益,翻来覆去,买卖产品,能赚到钱。去年即便是公募基金大获全胜的时候,中证100、上证50是20%。2014年-2015年,创业板指数也是前20%的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也是巴非特之反复提倡的,指数基金不作为工具类产品。

    第三个角度,对公募基金来说,它的创新在于特定的客户类别,作为一个大而全的公募基金,零售、互联网,各类机构客户都要覆盖。作为一个在某些方面希望实现突破的基金公司,有可能在特定的客户类别,针对特定的需要来提供专门的解决方案,在客户的服务方面获得优势,这也是创新的一个点。

    最后一个点,我经常在公司讲,概括成保守主义也好,或者别的也好,整个卖方对于盈利预测是未来的预测。17年年底,我们已经看得到了,18年一季度、二季度怎么样,我们在预测。这两天集中公布年报和业绩快报,很多我们过去认为是非常好的白马股、龙头股份,它的业绩增速显著低于预期,历史上已经反复证明,我们把这种投资更多的放到未来,甚至远期的未来的时候,这个时候获得的业绩是十分不牢靠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可能需要保守主义的一个调整。本身这种思路在目前的氛围下就是很创新的思路,小心驶得万年船,前面面,驶下去,最终就会驶出来。

主持人袁华:谢谢张总!下面是中融基金的杨总,我对中融基金有一个印象,是则得很快的一家基金公司,最难得的是快还比较稳,有不少市场的新进者,可能他们迫切的还是想得到您公司走得又快又稳这条路的分享,您能跟我们谈一谈吗?

杨凯:我总结了一个小的想法,就是3+2,我也在不断的贯彻和落实。中融成立于2013年5月31日,到2015年才真正的调整过来,我们队伍的稳定,业务的发展,严格意义来讲是从2015年才开始,到现在是三年左右的时间,注册资本是11.5亿,大家很惊讶有这么多,其实是需要的,我们有180个人,投研72人,有6条业务线,还有专门做可展开的业务部。我们的业务布局在同类的基金公司里面是最全的,也是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

    3是什么?股东支持、内部稳定、机制灵活。我们看很多老的基金公司,南方也好,博时也好,股东支持,内部稳定,机制灵活,没有一个相对灵活的激励机制,你是很难有效的发展起来的。

    2是什么?无非是怎么做规模,一个是商业模式的铺垫,一个是产品质量的提升。行业商业模式的铺垫其实是很难的,大家看余额宝,大体的商业模式是很雷同的。大家都谈产品创新,我觉得基金行业的产品创新也是很难的,可复制性也是很快的,你的运营能力、运营效率、运营质量、服务质量,在股东的支持下,优化团队,提升效率,把业绩做好,规模是管出来的,不是卖出来的。

    最后一点是风险控制,大部分的金融机构不是因为你没有发展起来,而是因为你发展的太快,金融行业的本身是管理风险,不在于你多快,在于你能不能够持续的去走。百万亿规模的时候,你不是考虑要不要发展,而是要考虑你还在不在。

主持人袁华:南方基金公司大家更熟悉一些,跟公募基金是同年的,史博总是南方基金的副总经理,同时还兼任首席投资官,如果看我们发布的报告也能看到,在公募基金20年的报告中,金牌基金经理里面史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我问的问题是这样的,您在谈到2018年市场的时候,您认为优秀的基金经理仍然可以抓住结构性的机构,创造出一定的绝对收益。您认为南方基金有什么样的机制可以一直让优秀的基金经历脱颖而出,您认为这样的机制在其他的基金公司能不能够复制?

史博:我们自己的想法,第一个来讲,从投资的角度,希望靠的是团队协作,我们期望的结果,希望能出现更多的优秀基金经理,大家一起闪耀。我们还是要更加的专注,回到投资的本原上来,对于权益类投资,先画个圈,我们在控制好风险的范围下,通过团队协作的机制,把业绩做得更好,未来不仅仅是业绩更高,而是业绩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做得更好,重视好风险管理。

    对于市场来讲,还是偏乐观的态度,进入了股票市场,想完全脱离出去是很难的,你可能说我每次持股时间很短,赚到钱就走了,积累收益的时候并不高,一遇到风险的时候,可能亏损的比较大。2018年我们选择的机会,即使短期股价表现不好,我们仍然敢于持有,甚至敢于继续加仓,能够不断的在机构主导的市场中有新的资金对这些公司予以关注和青睐,大家在市场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

主持人袁华:我们现在进入第三轮的问题,中国资本市场继续的对外开放和开放力度的加强,是今年乃至未来可以充分预期的一件事。前面在嘉宾演讲的过程中,江总也特别提到了,以后是一个与狼共舞的时代。对于这样的一个格局,各位老总认为,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和国外竞争的话,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所作为,优势是什么。

汤夕生:竞争始终都是客观存在的,我现在看那么多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2007年成立的,2003年成立的,到今天也没发展成什么样,要有一定的自信,也不要怕,在市场上混,出来混总是要拼的,爱拼才会赢,谢谢!

张宗友:从20年的发展,应该是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对于竞争来讲,从目前来看,中外合资的基金公司比较多,也存在这个问题,能不能很快的适应环境,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公募基金发展20年,面临很多的机遇,刚才谈到的整个资管新规的征求意见稿,未来会发布实施,它的发布实施一定会给公募基金带来一定的机遇。

    从公募基金来讲,现在整个的市场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公募基金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机遇,好多客户觉得买股票不如买基金了,尤其是前段时间的爆款基金的出现,大家越来越感到把钱交给专业的机构来投资更放心。我们现在在这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也是具备很好的竞争实力。

    我们公募基金从人才的回归也好,或者从资金的渠道的拓展也好,现在都已经改善,为基金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源泉,未来在这方面我们都有先发优势,是一个很好的竞争手段。

张啸川:概括起来一句话,我们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的原因在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发端是来自于成熟市场,我们是上世纪90年代才建起来,我们是小学生,普遍规律的适用性是不能否认的,只是说什么时候适用,什么时候广泛的适用,是这个问题。2007年大牛市的时候,市场普遍的观点,我们就是30倍、50倍、70倍和100倍。事后看不是这样,去年很多行业的估值修复的行情,其实我们很便宜,比它还要便宜,我相信美国也要遵守这个规律,普遍规律的适用性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从全球来看,对于一些行业,对于一些热点的理解,比外方的研究员和基金经历更深一步,从实践中已经证明了,我们放开了A股的话语权的同时,我们还掌握了港股的话语权,中国人的资金实力、勤奋程度,会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定价权是一个交换,不是他让给我,我让给他,更多的基础在于企业的分析、行业的分析、产业格局的分析。

杨凯:很多事情我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很多行业都是本土品牌的崛起,在金融行业也不例外,中国的市场太大,群体太广泛,消费者体验迭代的速度也是很极致的。真正理解中国投资者的,能为中国投资者做更好的服务就是品牌。

史博:如果资本市场能够不断的对外开放,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是非常欢迎的,竞争使得一个行业更加的蓬勃发展,更有生命力,而且资金来讲,资金的流动是降低风险,而不是增加风险,如果A股市场能更多的向海外投资者放开的话,降低海外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对于我们来讲,完善我们国内市场的股权投资文化也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资金双向流动,鹿港通的开通,既有北上,也有南下,有利于我们全面的为客户做好财富管理。

汤夕生:我的经历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我曾经到英国剑桥里培训,他们把我卡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样,我回过头来跟他们交流,问他们问题,他们回答不出来,他们很惊讶的认为,中国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吗?我们要直面竞争和挑战,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主持人袁华:谢谢汤总的精彩补充。刚才五位嘉宾谈到对外开放的形势判断的时候,都是充满自信的,我也相信,我们积累了20年的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的资管行业一定会在这样的一个竞争态势上胜出,而且这个竞争本身也是一个好事,我们肯定能把这个好事做得更好。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这个话题上继续延展了,最后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展望未来20年。刚才我听到杨凯先生已经提前展望了一下,今天我的题目会被嘉宾抢得差不多了,还是希望大家用一句话来展望一下未来中国公募基金20年可能出现的最乐观的情形是什么。我们可以在这儿保存一下,也许20年之后,我们证券日报再来做这样回顾的时候,我们希望就这样的话题再跟诸位嘉宾来验证一下你们今天的判断,还是汤总您先来,一句话。

汤夕生:我们豪情满怀,我们充满信心,我认为前景广阔。

张宗友:我们有信心,未来基金行业20年,我们的规模一定会成百倍增长,我们会给广大的投资者带来最丰厚的回报。

主持人袁华:您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张宗友:百万亿还是有信心的。

张啸川:未来20年还是中国社会发展非常值得期待的20年,公募基金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能够让中国老百姓更好更多更全面的分享到中国未来2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

杨凯:20年,百万亿。

史博:我觉得未来20年是中国居民财富稳健增长的20年,我们作为财富管理者,资产管理行业,必然迎来大的发展。

主持人袁华:谢谢五位嘉宾!大家非常有含金量的干货的分享,实际上也是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未来美好的画卷。我们的圆桌就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各位嘉宾的分享!

主持人杨曦:非常感谢,谢谢台上的各位来宾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圆桌对话。进行到现在,我们20年峰会到这里就要暂时告一段落了,不妨各位来宾可以稍事休息,五分钟,外面有茶歇,大家可以交流一下,因为我们要进行重新的布置,稍候我们要在这里进行隆重的表彰,回顾20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并且展望未来我们的历程。大家稍事休息,五分钟以后回到现场。

网络直播主持人:感谢大家对本次2018中国资产管理论坛暨峰会的支持!本次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