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宁
12月15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在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启动活动上表示,启动“一圈两中心”建设是大商所探索新时期期货市场发展成功之路、拓展服务实体广度与深度的重要部署。
我国是大宗商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开展场外市场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冉华表示,大商所自2015年以来持续探索场外业务发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与质量,先后实施仓单串换、仓单服务、“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贸易试点等工作。2018年推出商品互换,填补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所组织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空白;2019年推出基差交易,成为国内首家建成基差交易平台的交易所;2020年推出标准仓单促进期现融合、交易品种已增至6个。三项业务上线以来,参与产业企业达200余家,河钢、鞍钢等钢铁产业链龙头企业,四联化工、明日控股等大型化工贸易商,中粮、九三、嘉吉、益海嘉里、路易达孚等大型粮食企业均参与其中,显现出实体企业对场外市场的迫切需求。
冉华指出,当前,实体企业面临着现货流通、金融配套、信用建设、技术变革等一系列痛点和难点,通过加强场外市场建设,建立具有市场组织能力的第三方平台,有利于解决实体企业个性化需求和场内标准化产品不匹配问题,促进现货贸易流通提质增效,打通期现结合的毛细血管,提升实体经济运行的有效性。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大商所有责任、有能力为实体企业提供多元完善的配套服务,为扩大经济内循环、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发挥出应有作用。
冉华介绍说,施行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战略,就是要建设多个品种圈组成的“大宗商品生态圈”,突出科技引领赋能,有效整合行业资源,综合降低产业企业经营和风险管理成本;通过打造大宗商品仓单、现货及衍生品为一体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满足企业在现货贸易、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中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打造汇集商品即期、远期价格等信息的大宗商品价格信息中心,形成多种价差细分的多层次价格体系,深度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冉华表示,接下来将以“一圈两中心”建设为契机,在场内标准仓单业务上进一步延伸,上线铁矿石、合成树脂非标仓单交易业务,实现标准品向非标现货的拓展,促进期现货市场的更好结合。通过铁矿石非标仓单交易,为进一步推动铁矿石动态升贴水机制的形成探路,助力铁矿石定价市场建设;通过合成树脂非标仓单交易,将服务范围从部分通用合成树脂向全品牌型号拓展,更好促进塑化产业稳健经营,实现场内场外市场的更好发展。
(编辑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