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财频道 > 期货 > 正文

大商所举办首次“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现场公开结项评审

2020-01-19 20:20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宁

    本报记者 王宁

    1月16日至17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现场公开结项评审会在大连举行,同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视频直播。两日内,参加场内期权推广、场外期权、基差贸易三种模式的56个试点项目分组进行了角逐。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鼓励期货市场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拓展期货市场服务产业企业风险管理的广度和深度,2019年上半年大商所向市场发布开展“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的通知。大商所产业拓展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鼓励金融机构、产业企业等各类型参与主体开展合作,服务龙头企业,打造行业标杆,是对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益探索,大商所将进一步总结试点经验,推广行业典型案例,不断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

    一直以来,大商所积极探索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模式,先后在2013年、2017年开展场外期权试点、基差贸易试点,期间服务大量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需求,培育了相关金融机构参与期货市场能力。2019年,大商所首创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整合优化了场外期权和基差贸易试点方案,将场内期权试点首次纳入计划,初步形成了体系化的产业服务模式,为产业企业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备选方案和可行路径,探索更加综合性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试点推出后,市场各方反响热烈、参与积极。

    据介绍,在2019年度“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中”,大商所共收到74个申请备案项目。经过初筛,最终56个项目达到参加现场结项评审条件。其中,场内期权推广试点14个,场外期权试点15个,基差贸易试点27个。评审专家由期货业协会、高校、行业资讯机构、龙头企业、大商所的相关专家与负责人构成。

    评审标准方面,本次充分考虑了三类模式的品种分布、数量差异等不同点,力求做到公平公正、符合实际。三类模式的评分指标均做差异化处理,并且标准明确、导向清晰。例如,场外期权项目着重考验产品设计同企业需求的结合程度以及产品定价的合理性;基差贸易试点则更考验基差测算依据以及买卖双方对基差走势的分析研判;场内期权与场外期权项目共同考验试点产业企业对试点的财务处理是否体现期现结合的导向。

    总体来看,试点参与企业行业代表性强,呈现出良好效果。就场内期权推广试点而言,产业企业参与热情较高,涌现出一批娴熟运用场内期权工具的典型企业,如路易达孚、九三等。就场外期权试点而言,在本次项目提高了企业参与门槛的背景下,仍获得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且有近一半的试点项目通过开展含权贸易带动全产业链企业来运用商品衍生工具避险,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联系愈发紧密。就基差贸易试点而言,引入国际第一大矿山巴西淡水河谷的参与,在引导国际矿山利用大连期货价格进行人民币定价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且与2018年相比,试点数量明显提升,产业企业参与积极性和认可度显著提高。

(编辑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